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 ——青浦区六年级美术“笔情墨韵”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2024-04-22

2024年4月18日(周四)上午,在青浦区中小学美术书法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张梅凤老师精心策划下,“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青浦区六年级美术‘笔情墨韵’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五浦汇实验学校顺利开展。全区中学美术教师及小学段承担中国画课例研究的教师集聚五浦汇美术教室,参加了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由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与教学研修中心主办,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共同承办。

1.PNG

 

【教学观摩 育人育心】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清河湾中学陈笑盈和五浦汇实验学校周娟老师,合力展示的六年级美术“诗情画意中国画”重构单元的课堂教学。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黄玉峰校长、姜乃振副校长也亲临现场前来观摩。两位老师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画的起源,知道青绿山水的发展与科学内涵,感受用笔墨表现山石的美;欣赏经典作品,掌握没骨技法,了解中国画笔墨的程式语言,理解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一枝独秀的实践体验中感受中国画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PNG

陈笑盈老师执教第一课《墨彩史话》,通过微视频、名作赏析、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学会辨识画作中的技法,赏析名画的内涵,尝试体验青绿山石晕染的方法,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意表达。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知道《游春图》的艺术价值,认识《千里江山图》的表现手法及用色之道,形成欣赏和评述中国画的能力。

3.PNG

周娟老师执教第二课《彩墨花语》,在观察、赏析、探究等学习活动中,能用中国画语言交流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邀请小画师参与“一枝独秀,满屋花香”主题活动来增强艺术创作参与感,感受中国画魅力和精髓,说说自己的感受。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认识中国画图式符号与含义,掌握没骨技法;了解中国画桃花笔墨的程式语言,形成初步的欣赏评述能力。

4.PNG

 

【主题研讨 智慧共享】

教学观摩结束后,进入主题研讨环节,由区教研员张梅凤老师主持评课、议课活动。

首先,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黄玉峰校长致辞。首先,对区教研员张老师能为学校青年教师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表示感谢,对与会的中小学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今天的展示活动,一节欣赏,一节实践,都上得不错!在如今的教育现实下,美术绝对不是一门小学科,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将来的人生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在学生时代能有这样的学习经验,有兴趣的话可以深入学习,对学生活动艺术核心素养有直接的帮助。音乐艺术是人之幸福不可或缺的素养,少年时代接触艺术,半功倍,得益一生;不要到老才去学书法、绘画、歌舞,此亦晚矣!

5.PNG

随后,教研员张老师对今天的主题作简要解读。张老师表示组织这次活动主题教研活动,旨在希望中小学在中国画教学上能有更好的衔接,进一步明确素养导向下的单元如何优化,欣赏教学如何落实,技法指导如何更加贴合学情,如何让学生的能力形成自然生长。为了让初中段美术教师进一步了解小学段中国画教学内容与实施的情况,张老师特意带来了一段“笔情墨韵”专题研训的视频与大家分享。

6.jpg

张老师介绍,第一轮培训时重在抓基础训练,选取典型课例如《游动的鱼》作示范引领;第二轮培训,由单课走向单元,从单元的视角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让老师们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赋能中国画教学的顺利开展。整个专题培训从2017年到2019年,其中有课堂教学的引领,有专业技能的实训,也有邀请美术专家莅临指导,内容涵盖了戏曲人物、彩墨人物写生、花卉、动物、风景等,作全面指导和实践研究,充分调动了老师们自主探究中国画教学的热情,成就了精彩的课堂,让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显现。

7.jpg

第三环节,两位执教者反思说课。

陈笑盈老师表示《墨彩史话》这节课的构想经历了多次更新,原本希望给周老师后面的课做一个色彩上的铺垫,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画的内涵博大精深,值得细细研读。每次上欣赏课之前我都会做大量的研究,越研究就会越发现可讲的点特别的多,不断地学习是老师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每节课非常用心的去搜集大量的资料会对这节课有很大的帮助。在教研员张老师的指导下,对欣赏课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要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眼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周老师介绍《彩墨花语》这节课是根据少儿版美术教材“诗情画意的中国画”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教材上以山水为主。当下刚好赶上春暖花开的季节,学生经常在校园里驻足看花的场景觉得应该融入课堂,让学生更愉悦的表达创意。刚开始的设想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但大部分学生没有中国画基础,基于学情,最后聚焦到桃花。装置形式的展台是师生共建的,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技法与现代表达的美妙融合,更据时代感和审美特性。后续将带领学生围绕本次项目成果绘就《五浦游春图》,让学生深度研究树木、人物的表现方法和背后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受漫漫长卷,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8.PNG

第四环节,与会老师的互动交流。

小学段“笔情墨韵”专题引领者、区学科核心组成员佳禾小学张黎平老师表示,今天观摩了中学段两节课,觉得和小学段衔接接比较自然。小学段欣赏基本在随堂课中落实,学得比较浅表,今天陈老师的课能够全面展示欣赏教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信息量很大也很有趣,特别是中国画颜料的科普,让学生听得入迷,在座的老师们也很受益,非常贴合素养时代的教学特质,值得学习。周老师的课,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创设具有装置之美的展台,让学生自选不同大小的纸张进行一枝独秀的探索,让有中国画基础的学生有施展的空间,让初学者有勇气提笔感受,最后全班合力成就精美的展区。

中学段学科核心组吴杉杉老师表示,两位老师都能从体验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陈老师的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文化情境,递进式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有效锻炼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欣赏评述能力。特别喜欢千里江山图和莫奈睡莲的对比、如何用皴法来营造山石明暗立体的变化以及西方素描进行类比、颜料的介绍部分引入了跨学科的知识,信息非常大,但融合非常的自然,让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和体验。周老师的课构图部分是一个亮点,有巧思,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让课程呈现更加高效。在展示环节是不是可以帮助学生事先将枝条处理好,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呈现桃花的美,聚焦调色或者笔法,学生体验会更充分。

9.PNG

第五环节,主题教研活动总结在听取老师们的互动反馈后,教研员张梅凤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今天的重构单元教学展示,在两位青年教师的积极探索下有了新突破,让六年级的学生拥有了一次沉浸式体验,充分领略到中国画独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虽然中国画在常态教学实施中有着诸多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去克服,可以向五浦汇周老师学习,先在社团里启程,找方法路径的同时育苗,再到普及班里尝试,发挥榜样的作用,提炼有效的教学教法。大家有目共睹,今天的尝试非常成功,两节课连上学生听得入迷,探索也非常积极主动,就连与会的老师也沉浸其中,为中国画的博大精深而感叹。陈老师的欣赏教学在近两年的努力探索中,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课堂上一个一个知识点都能娓娓道来,同时用一连串启发式导学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获得能力。从试教到今天的教学已形成质的变化,试教时因学生没有预学,课堂上学生就难有呼应,因为他们离名画太远。

今天预学后学生完全带着主人翁的姿态与老师互动,不光是眼神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更是心灵的互动,学生理解以后的互动改变了学法,可见课前预学单的精准设计太重要了,值得老师们作深度研究。小周老师的课堂,能基于学情创变,结合审美创设具有时代特质的展台,有效点燃学生探索中国画的热情。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贵在勇于尝试,常改常新,才能更好地落实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促进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10.PNG

本次活动在教研员张梅凤老师全面指导、五浦汇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五浦汇艺术教研组老师们的精心准备,清河湾中学陈笑盈老师和五浦汇周娟老的精诚合作及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热情参与下圆满结束。

心中有梦,脚下有声,春和景明,润泽少年心,未来可期!相信在美育的浸润下,青浦的学子未来定会熠熠生辉!

撰稿:上海五浦汇实验学校  刘宇清

审核:教师进修学院 张梅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