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活动 2024-06-07
2024年6月6日下午,由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与教学研修中心主办、徐泾一小承办的“聚焦问题解决 提升核心素养”——青浦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数字化转型”教研活动在青浦区徐泾第一小学顺利开展。区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张杨旭、章庆以及全体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区信息科技学科中心组成员赵屯小学陆费娜老师主持。
课堂展示
徐泾一小刘宵辰老师展示了基于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三个助手”《牡丹“泾”灵调音频》的课堂教学。本课是数字化转型学习活动《我是牡丹小“泾”灵》中的第三课时。刘老师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切入口,通过3个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音频剪辑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演示,教师提问、追问等互动形式帮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准确选取待剪辑的音频片段”,最终促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形成、音频编辑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刘老师利用“教学助手”开展“为音频添加背景音乐” 的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三个助手”教学平台的功能,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三个助手”培训
随后,在御澜湾学校盛洁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三个助手”的现场培训。盛老师以刘宵辰老师课堂展示环节中的任务一“图片拖动题”的制作为例,为老师们详细示范了借助“备课助手”实现交互式学件设计的全过程。培训中老师们互帮互学,成功体验了利用“三个助手”开展学件制作的过程。
课后研讨
刘宵辰老师从项目简介、课时教学设计、数字化转型课堂应用、课后反思等方面,对本节《牡丹“泾”灵调音频》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说明。与会教师针对课程教学中的闪光点与改进建议进行点评与交流。思源小学的魏涵欣老师肯定了刘宵辰老师运用“三个助手”辅助教学的积极探索,他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明确,以解决音频剪辑的三个问题为导向贯穿全课,并针对课堂中的重复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张辉老师从刘老师良好的教态、有效的师生互动、项目化学习的规划设计等方面,对刘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通过缩减“圈画出音频问题”的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总结点评
教研员章庆老师、张杨旭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点评和总结。章庆老师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随着当今的科技发展与时俱进,并强调教师应对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准确把握,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把握学科核心知识与驱动性问题以及学科本质问题的关系,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以此为基本路径开展学科实践,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同时,他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交流机会与“成功”的体验感,帮助学生实现从 “玩好”、 “用好”到“学好”的提升。
张杨旭老师感谢了本次活动承办方徐泾一小以及参与磨课团队的辛苦付出,肯定了老师们在“双新”实施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不懈追求和积极探索。随后,他回顾了本学期两轮信息科技学科专题教研活动的过程,总结了由此带来的效应和实际意义,并提出 “教师开展数字化转型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引发在场教师们深入思考。最后,他就下阶段的编程专项比赛、信息科技学科论坛等事宜进行说明和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响应了上海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为区小学信息科技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下学期"三个助手"的课堂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华新小学 陆婷
审核: 教师进修学院 张杨旭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