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经验,创设任务情境,驱动真实学习——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一、二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在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顺利举行 2025-03-24
2025年3月18日下午,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齐聚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一同开启以“链接生活经验 创设任务情境 驱动真实学习”为主题的教研之旅。本次活动特邀请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玉兰老师,引领大家共议童趣课堂的构建之法。活动由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钱程婧老师主持。
课堂共探,赋能成长
活动伊始,先由青教院附小赵元绍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大家来合作》第一课时。课堂中,赵老师巧创情境,将游戏作为切入教育主题的楔子,先借“贴鼻子”时单人挑战和团队合作的鲜明对比,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合作的概念;再链接生活,在交流中明确合作无处不在;最后又回归游戏实践,让孩子们在热切的氛围中,进一步体会合作的意义——效率高、乐趣多、力量大。
随后,青教院附小覃碧月老师带来二年级下册《我们有新玩法》第二课时的教学展示。课堂的整体设计新颖又活泼,孩子们得以发挥想象,化身游戏设计师。在他们如火如荼的讨论中,体活课的常见器械都摇身一变,化成各种意想不到的“新花样”。覃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玩”,鼓励大家在交流感受中,继续完善游戏规则,由此实现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收获。
思维跃迁,智慧互鉴
观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先是基于教材学情和活动设计进行说课,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巧思和设计意图,给予参会教师诸多启发。
青教院附小倪佳老师则以这两堂课为抓手,立足二者的共通之处,围绕“课堂游戏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展开探讨。倪老师先是厘清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阐释了游戏对激趣导入、破除难点、提升素养等关键环节的积极作用,再据此延伸,凝练出有效的践行策略。最后还结合教研经验,深入剖析了游戏化实践教学的现实挑战,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高屋建瓴,点明方向
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玉兰老师从社会热点切入,先是结合丰富理论与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关注儿童发展状况 加持课堂情绪价值”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意识到唤醒情绪价值,也是“操控”课堂效果的“魔术棒”;再借“一个原则、三种感觉”,明确指出加持课堂情绪价值的最终归宿是要让孩子们“被看见”。王老师还高度凝练了具体的践行路径,号召教师要“多一点观察和发现,多一点询问和关联,多一点倾听和行动”。
最后,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熊江婷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熊老师高度认可两位教师的课堂实践,肯定了鼓励失利同学借鉴成功经验,再次尝试的教学巧思,还进一步强调了对课堂进行二次建构的重要性,提出教师理应积极探索出更多通往“经验-思辨-体察”的实践课堂,助力更多孩子在经验反刍的历程中激活思维、收获成长,形成学科知识与社会角色的协商共建。
研以致远,且行且思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实践的精彩展示,更是教育智慧的汇聚碰撞。未来,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引,以新教材为导向,深耕课堂教学,共同谱就育人新篇章!
撰稿:青教院附小 凌思慧
审核:教育学院 熊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