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浦区课程教学季小学段研讨与展示活动在华新小学顺利举行 2023-12-20
2023年12月19日下午,青浦区课程教学季小学段“变革育人方式,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引领下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改进研讨活动在青浦区华新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华新小学承办,是2023年青浦区课程教学季系列活动之一。
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科室主任陈玉华、区教育局基教科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负责同志、相关教研员、全区各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约200人出席本次活动。区教育局基教科小学段负责人高跃永主持了本次活动。
领导讲话
冷彩花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她指出,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公布,意味学校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给广大校长与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次活动是对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实践的回应。面对各学科新教材即将全面启用,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本次活动也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与研讨的平台。
在后续工作中如何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她提出了三点的要求:第一,各学校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刻内涵,各项课程改革要提高站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来展开,进一步关注“育人导向”,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第二,学校层面要按照“研究-改进-提升”的工作路径深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重点关注实践,注重循证研究。一是以研促教,达成共识和自觉,教师要从关注教的行为转到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二是加强案例分析的研究与研讨,关注真实的情境问题的解决。第三,教研部门要发挥专业指导研究的引领力。教研部门与学校形成合力,加强新的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教师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指导,形成区域的实践路径。
专家点评
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科室主任陈玉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她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必由之路。学为根本,教为重点,评价是关键,是导向,指明教与学的方向。其次,要将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标准进行表征,把素养导向转为课程目标。各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转换的目标校本化,使其成为可监测,可检测的目标系统,使评价有方向有内容。最后,陈主任还提出了后续的改进建议,要关注增值评价的研究,使每个学生的努力看得见,每个老师的努力看得见。
课堂展示
华新小学的龚慧超、孙培旻、倪思瑜、蒋步凡、刘鑫和李雪六位老师分别执教了语文、数学、英语、道法、自然(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公开课。课前,执教教师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活动的设计、评价的实施等方面如何保持“教-学-评”一致进行了说课。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引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课堂实践与探索,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四有”课堂。
专题交流
专题交流环节中,华新小学、徐泾二小、学科教研员从不同层面交流了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与改进。
华新小学杨文娟校长以《聚焦“教-学-评”一体化,助推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围绕基于过程的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核心素养导向的四有课堂,打造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建设三方面交流了学校的实践。华新小学数学学科课题研究小组以微论坛的形式介绍了大单元教学视角下,数学学科长作业如何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徐泾二小曹建萍老师以《立足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校本实践》为题,从精进教师专业能力,基于大单元解决真实问题推进课堂改进,以及深化伴随性增值评价改进课堂教学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做法。
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陈凤英以《目标导向,保持“教-学-评”一致性》为题,阐述了对新课标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并从单元目标的制定,单元任务的设计以及单元任务的实施三个方面谈了语文学科在区域学科层面的实践思考与后续展望。
“双新”背景下,青浦教育人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育人方式的变革,加强学习和实践,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打造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真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