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青浦区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实践研究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2024-12-20
12月17日下午,“智析教学 精准引领 共筑高效学习新生态——青浦区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实践研究展示活动”在青浦区实验中学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林晓、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出席本次活动,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相关科室、部门关负责人、区内中小学校长、教学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学科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回顾了区域内教学数字化转型形成的有效工作机制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她强调,区域内中小学校的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应用阶段,后续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4学年)》整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改革落实。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区域推进机制。明确经费安排、网络建设、设备配置、队伍建设、调研评估等要求,依托数据看板,引导师生增加“三个助手”的使用频度,用好师生数字化数据,更好地促使学生达到高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样式。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区级、校级资源建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优化完善区级、校级资源,定期开展应用案例以及攻关项目征集遴选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共建共享。三是要进一步落实“研、训、展”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学科教研展示和攻关项目推进,促使教师把握常态应用、方式变革、样态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关键点。区校两级要进一步建立教学数字化转型配套的激励机制,加强经验总结和实践转化。
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林晓教授围绕“教师智能助理——用AIGC激发教师的无限潜能”这一主题,介绍并展示了AIGC在内容创作与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林副院长指出AIGC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方式,为教师发展带来新机遇,鼓励一线教师尝试运用新技术,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助力教师教学与科研。
青浦区实验中学的麻妍劼老师执教了六年级科学《认识细胞结构(2)》一课,汪洋老师执教了七年级语文《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两位老师以“三个助手”平台为教学依托,借助“拖一拖”“拍一拍”“选一选”等平台功能引领学生不断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平台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生情况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在数字化应用助力课堂教学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青浦区实验中学集团党总支书记胡俊交流了实验中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实验中学通过完善机制、强化培训、开发资源、保障实施等措施,促进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录播数据分析实现教学精准反思,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实验中学盛均烨老师围绕汪洋老师执教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的备课、上课过程,具体直观地呈现了每次试教的课堂观察数据统计,展现了数据分析在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毓秀学校许军老师交流分享了智能作业批改平台的应用,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手段应用有效提升了作业实施与反馈的效率与质量。
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张杨旭主持沙龙,御澜湾学校张琪、豫英小学陈崟喆和尚鸿小学葛鸿达三位老师就“数据赋能·精准教研:数据助力教研优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各自分享了在小学音乐、数学和自然学科开展数字化应用的教学实践案例,体现出了各校在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上的不懈探索与实践。
青浦区教学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区教育学院杨爱军老师指出,各校要聚焦研究将优质数字资源转化为线下资源,以基于实证数据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质效。各学科要结合实际教学提炼建构数字化教学新模型,总结典型经验与策略,以期更大范围地辐射区域教育教学。
后续,青浦区将通过区校的密切配合、协同攻关,促使学校、教师、学科深入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使其更好赋能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样态重塑、师生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