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浦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交流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2025-01-03

2024年12月31日下午,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和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党建领航 思政铸魂——青浦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交流展示活动”在青浦区第一中学举行。

640.jpg

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程卫国,徐汇区业余大学书记、校长陈宏观,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华,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晓静、青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臻等领导出席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区教育局及教育学院相关部门、科室的负责人,青浦区各中小学、中职校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区“青教·领航”书记工作室成员,各中小学、中职校德育主任,思政(道法)教研组组长等。活动由张晓静主持。

程卫国在讲话中指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并非简单的课程衔接,更是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他强调: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大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大格局需要大机制来推动。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推进。要加强社会协同,汇聚育人合力。要强化考核评价,推动工作落实。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大思政课”建设的人才支撑。“大思政课”的实现需要一支强大的工作队伍来支撑。要做精专职教师队伍,做宽兼职教师队伍,加强教研共培。

三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课”教学的多重样态。推进“大思政课”应当坚持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拓宽教学内容,打造思政课知识新体系。要深化教学改革,激发思政课课堂活力。要融合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要注重实践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育人实效。

青浦区逸夫小学徐铭远老师的语文课堂《八角楼上》、青浦一中张舒婷老师的少先队队课《我辈共行富强路》、青浦一中吴前岚老师的思政综合探究课《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青浦一中青壹剧场师生情景剧表演《为国而歌》,以学段贯通、形式多样、纵深推进的方式展示区域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赵凌飞,青浦区教育学院、研修中心副主任、高中思政教研员李碧玉,青浦区思源中学党支部书记袁芳芳,青浦区徐泾第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曹建萍,青浦区第一中学思政学科教研组长陈露嘉围绕“‘大思政课’建设的‘道’与‘术’”这一主题展开论坛交流,从专家解惑到学校整体架构再到具体实践,各位嘉宾深入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沙龙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加深对“大思政课” 建设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为各学校、各学段之间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基层学校实践经验的共享与传播。

青浦区颜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建,青浦区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沈方梅和上海政法学院学(研)工部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颜涵分别进行经验交流。以独特的视角与深入的实践,带来了思政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智慧结晶,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共同推动着思政教育事业朝着更加深入、系统、高效的方向发展。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会强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微课展示、主题沙龙、以及经验交流,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大格局的理念为指引,将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当作实实在在的重要任务来推进,在教育的全程和各个方位中扎实落地,从而开创思政教育的崭新局面。

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徐汇区业余大学书记、校长,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陈宏观对青浦区域思政教育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党建引领与思政铸魂贯穿活动始终,为活动赋予了深刻内涵与价值导向。

青浦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思考与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推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基层实践和改革创新,将“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不断拓宽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铸就坚实基石,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