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春不老“杨妹”心 2016-03-28

       杨雪娟老师是松江佘山人,比我小一岁,属龙的,1983年参加工作,在佘山的一个完小任教。1988年来到赵巷中心小学,一直做小学语文老师,曾担任过语文教研组长。崧泽学校成立后一直担任低年级的年级组长。曾被两次记功,被评为区的园丁奖。在人们的心目中,杨老师是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孺子牛”型的老师。

    记得最早认识杨老师是从老校长的口中。当时,刚来到崧泽学校,老校长在介绍班子成员江永清书记时就提到杨雪娟老师。他说江书记的爱人杨老师不声不响,教书做事都很踏实认真,书教得很好。由此我也关注了杨老师,她话不多,常常微笑中略带腼腆,问起工作时她会专注地和你交流。有一次学校举行“每月一讲”的专家报告会,工会结合此次撰写报告体会的契机,组织教师进行硬笔书法比赛。当时,我看了所有老师撰写的体会,老师们流畅的文笔、隽永的书法让我有些惊讶。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便是杨老师的。好几张报告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工工整整,令人赏心悦目。文章字里行间有理有据,尤其吸引人。后来我听江书记说,她修改了好几稿,直到自己满意后才上交的。这就是为师者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在随后的接触和了解中,我愈发觉得杨老师是一位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她曾对我说:“不知怎么的,我一到学校就来精神,哪怕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普通的一句话,饱含了她对自己工作的深深热爱。我想,她已经把工作当成了事业在做了。有一年她身体不好,江书记都已帮她请了假,但她想到班里的学生,想到自己的年级,毅然坚持守在工作岗位上。最近因为颈椎突出,导致手臂酸痛,抬手也感到困难,但杨老师依旧坚持上课,一进教室,她就似乎忘却了疼痛;一看到孩子,她就精神百倍。走近杨老师的班级,就能听到她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课声。

    杨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几乎每一学期都名列前茅,相信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她坚持面批孩子的作业,她说:“面批作业的效率是最高的。孩子直视自己的错误并立即改正,下次就不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习惯好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杨老师已工作几十年,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教师,翻看她的备课笔记,没有一个人不被折服:全手写的备课教案,每一课都详详细细,有时备课本不够了还要附页。课后她对教案的修改精益求精,常常能看到她备课本上的圈圈画画、涂涂改改。课后反思课课有得,得得相连。每次看到她的备课本,都会引来年轻的教师们纷纷赞叹!

    为了跟上如今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新教师的成长,她还经常和骨干教师、年轻教师们一起讨论教材、研究教法。新教师庄璐怡说:“杨老师有使不完的劲儿,根本不像是快要退休的人。她对工作的投入与执着,对同事的热情与关怀,是最让我们年轻一辈感动的,也是最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的。”正因为她对工作满怀着一颗青春不老的心,所以我们亲切地叫她“杨妹”。

    杨老师又是位严以律己,追求完美的好领导。她说:“自己是水瓶座,因此追求完美是本性。每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管理上有了问题我就难过,便及早找原因。为了把事做好,我总是笨鸟先飞,把事情尽可能想得细一点,然后踏踏实实做。”朴素的几句话,道出她管理的成功之道:以身作则,富有责任心。作为年级组长,她每天早上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检查组内环境卫生以及各班学生到校活动情况。她不厌其烦地一个班一个班巡视,督促学生们做好班级和包干区晨扫工作,提醒大家专心晨读。每次学校要发放材料,无论她有多忙,都会挤出时间亲自给每一位班主任清点好,放到每一位班主任的桌上。她说:“班主任都挺忙的,我作为年级组长,能分担的就为他们分担掉一点。”她的一言一行感动着每一位年级组内的班主任。平时遇到有老师请假,杨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不能帮忙解决,因为她知道其他老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即使她自己还有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但她也毫无怨言地默默承担。实在调济不开,她才与老师们商量。有一次,杨老师和一位新教师搭班,新教师需要脱产培训,杨老师便主动承担了新教师的三门副课,一代就是两个月,即使身心疲惫,她也毫无怨言,同事都为此感动。

    在同事心目中,杨老师还是一位待人和善的好大姐。我问她,这么多年所带的年级组一直很和谐,有什么诀窍?她谦虚地说:“也许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和老师交待任务时也是以商量的口吻,因为现在大家都很忙,压力大。不过最主要的是大家看在我是老教师的份上吧!现在年级组很团结,小青年成长也很快,我也很开心。”每天早上一进入办公室,杨老师习惯性地进行办公室清扫,为同事们烧好开水,精心护理办公室里的花花草草,拭去灰尘、浇水、施肥、修剪枝叶......为同事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要是杨老师身边的人身体不适,甚至是同事家人的健康状况有问题,她都主动了解,加以宽慰。新教师在教学以及管理班级上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杨老师都会热情地以自己的体验经历,激励新教师。她就是这样感染着年级组的同事们。大家常说:“要是杨老师退休,我们就如少了一宝。”

    杨老师总说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常的事。我觉得就是因为有像杨老师这样的一群人,坚持不懈地在做他们能做的事,每人都奉献出了他们的力量;一天一月,五年十载,默默教书育人,在课堂改革的园地中辛勤耕耘,培育出了优质的崧泽学校文化,创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是多么让我自豪的集体啊!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