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缺氧不缺精神 2016-02-29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是我区对口支援的地区。为深入了解我区政府对班玛县教育项目援助的实施和运作情况,进一步把握班玛县的教育状况和发展需求,有效提升边远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去年暑期,在区政府的指示下,区教育局组织推选了一支教育代表团,于2014719日——726日远赴班玛县开展教学合作交流活动。此代表团经过组织推选,共有八人组成。由教育局庄惠元副局长亲自带队,教师进修学院薛留根副院长、四位小学骨干教师(庆华小学戴琦弘、崧泽小学陆梅、凤溪小学孙益新、徐泾小学张瑶)和两位幼儿园园长(佳佳幼儿园徐秀清、商榻幼儿园金晓锋)随行。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意义。”对于我们而言,这句话正好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如今,此行已经结束,但是不管是班玛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此行的八人都充分感受和表现出了“缺氧不缺精神”的状态,而此间发生的故事、经历的挑战、收获的感触、体验的感动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一直在大家的脑中回放……

 

排除万难 团队协作战高原

高原的日子对于生活在平原的老师来说的确是不好过,海拔高,气压低,尽管来之前大家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高原反应,依然如潮水般向你涌来,瓦解并吞噬着你的意志力。第一天,抵达西宁,海拔也就2000多米,可老师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头胀的感觉,高高壮壮的男教师孙益新第一个尝到了夜晚失眠的滋味。紧接着第二天起,长达10多个小时的长途车行开始了。从西宁到班玛近800公里的行程,随着海拔高度向四千多米不断攀升,教师们一路颠簸,抗拒着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张瑶和戴琦弘老师相继流鼻血,孙益新老师的嘴唇和指甲开始泛出紫色,庄局长也开始觉得胸闷,而头疼、头胀则是所有人共同的反应,陆梅老师忍受不了剧烈的头疼开始服用“散利痛”……缺氧不缺精神的口号时刻鼓舞着大家,在援青干部、庄局长还有老师们的相互打气和照顾下,大家都坚持着并顺利到达班玛县。可接下来在班玛的几个晚上的失眠却真的成了很多教师的“噩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者刚入梦乡,却猛然惊醒。这样的高原反应老师们都是第一次经历,痛苦不堪。戴琦弘老师每天晚上几乎都醒着,头痛欲裂,甚至不得不服用夜片百服宁想让自己安睡,可依然未曾奏效。这真是应了援青干部乔县长和凌主任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初到高原,睡与不睡都一样,吃与不吃都一样”。

在高原,连日常的行动都要缓慢,更别说40分钟上课对老师的挑战有多大了。张瑶老师上课前一天晚上在招待所里吸着氧,戴琦弘老师上课前和上课后都在吸氧,以补充自己透支的体力。孙益新老师遭遇临时换课,快速奔回招待所3楼取学习单和教具时,由于走路太快,再加上心急,顿感头晕目眩而在课前呕吐。庄局长心系教师,时刻叮嘱大家在高原上要注意身体,调整行动,殊不知他自己比教师们的年龄都要大,更需要教师们的照顾啊……

 

 

临时受命  走上讲台精彩授课

同行一组年纪最大的是教师进修学院薛留根副院长,擅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原先计划安排薛院长给当地的教师做一个关于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的专题讲座,没想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临时要求薛院长给孩子们上课。听到这一消息时我们顿时傻了眼,开展什么内容进行教学?孩子们的信息技术基础是什么……一分钟以后孩子们整齐有序的走进课堂,来不及一丝一毫的准备,薛院长淡然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孩子们,我是从上海来的老师,你们知道上海到班玛的距离是多远吗?你们知道上海和班玛分别有哪些特色文化吗?”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如何拼写吗?怎样才能使文字编辑的非常美丽吗?”

“看看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制作的动画、编辑的报纸是怎样的?如果不小心画画出错了可以怎么办?”

一个个问题情境瞬间将孩子们引入学习与思考的状态、一幅幅学生作品即刻引发孩子们声声赞叹。

虽然薛院长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在讲台上进行这样的教学,虽然没有丝毫准备时间,然而凭借老先生对专业的不断追求和积累,弹指间就和孩子们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活动结束后,薛院长还不停息地给班玛的老师们进行了现场教研……时间一分分过去,直到薛老师气短胸闷,庄局派人送上氧气筒,薛院长才停止了教研活动。

面对临时的变化,没有埋怨、没有迟疑、没有推托,薛院长用临危不乱的淡定、机智幽默的教学诠释了一位教育战线的老兵、一位人才高地的领导对责任的担当、对教学的热情、对教育的忘我境界。此景此情,对于同行的我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次专业的课堂教学示范和心灵的震撼呀。薛院长没有直接和我们说“你们要怎么做”,我们已经明白今后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结语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日,但是我们已经体会到了高原自然条件的艰苦和枯燥。然而在和当地领导、老师、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感受到他们对这些困难艰辛的埋怨,他们笑得淳朴灿烂,他们尊师礼貌,他们自然大方,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规划……在他们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班玛人的特点。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学交流的过程与其说是帮助他人,不如说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甚至我们的收获更多,我们表现出也体会到了“缺氧不缺精神”所带来的自豪感。相信此次交流所引发的思考、体悟、记忆会永久存于我们八位的心中……珍惜所拥有的,感恩所收获的。我们庆幸我们能有此行,如果再有机会,我们还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