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爱心化春雨 润物细无声 2016-02-22

      大家都喜欢把老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固然可敬,然而我却更喜欢杜甫的这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此刻,脑海中正闪现这样一位润物无声般的教师——沈卓香。

     沈卓香 老师正如这春天里的绵绵细雨,在教师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如果说花儿的芬芳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小草的翠绿离不开春雨的无私滋润,那么 沈卓香 老师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态度、教育境界,始终如一地执着演绎着宽广无私的师爱,并将这种爱化作春风细雨,滋润每一棵幼苗健康快乐成长。 老师工作踏实、处事低调,但同时又饱含着教育激情和教学智慧,耕耘在幼儿园这片育苗的田园里。

篇章一 :“爱心化春雨,真诚关爱每一个孩子。”

    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孩子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二十六年的教育生涯,让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牛奶就能完成,他们更需要一种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爱心。

    沈卓香 老师就是有着这样一颗爱心的老师,言 谈间沈 老师说,“我时常会问自己,如果班里的孩子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老师怎样来教我的孩子、爱我的孩子?”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最朴素的真挚情感,那不正是爱吗,是超越了母爱的教育之爱。 老师以母亲的感受、家长的期望,以及教师的责任,把爱播撒到班级的每个角落、播撒到每位幼儿的心田。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尤其需要老师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关爱。早晨来园, 老师总是亲切地和孩子打招呼,热情地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一日活动中, 老师会提醒孩子们多喝水,告知孩子“多喝水有利健康哦!”;户外活动时,会留意孩子出汗情况,及时为孩子垫上毛巾;午睡时,会为每一个孩子细心地盖好被子…… 老师把对孩子的爱,化作一个个细微的行动,让孩子们时刻感受着老师无声的爱。去年 老师班中来了一位不太爱笑的小凯,这是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男孩。由于先天血管狭窄,血液循环比一般的孩子慢很多,手指、嘴唇和脸色都是发紫的,孩子也因此无法剧烈运动,连上下楼梯走几步都会喘……每到户外活动时间, 老师总会指导全班孩子先排好下楼的队伍,然后微笑着轻轻抱起小凯,走在队伍的最前端,因为 老师舍不得让孩子一个人留在教室,她要让孩子享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待遇——跟伙伴们在一起!享受阳光,体验快乐!男孩的一举一动 老师都非常关注,渐渐地孩子长胖了、爱笑了,也特别喜欢上幼儿园,家长说:“感 谢你沈 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很放心。”

篇章二:“ 仁者有慧眼,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慧眼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在一个班级里总会有惹人喜爱、聪明能干的孩子,也不乏会有调皮捣蛋、让人伤脑筋的孩子。可 老师从不埋怨孩子难管,在她眼里孩子们都是可爱的小精灵。 老师用教育者的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包容孩子的缺点、不足,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 老师常说:“你用仁爱之心去看待孩子,孩子就会被你的这颗心所感染。”

    沈 老师曾经带过一个叫小豪的小朋友,那是一个时常会被其他孩子告状的小孩,是孩子们眼中的坏孩子,“老师,他把我们的‘城堡推倒了!”“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捣乱我们做游戏!”…… 老师仔细观察、耐心了解,发现孩子的捣蛋、破坏行为部分源于不会交往,缺少基本的交往技能,部分源于为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也发现,孩子爱劳动,教室里搬桌椅、玩具橱柜,总是抢在第一个;饭菜不挑食,每天吃得干干净净……。表扬、赞赏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何况年幼的孩子, 老师深知幼儿园的孩子被老师表扬的重要性。因此,每每当小豪把桌子排得整整齐齐, 老师总会以赞许的眼光,并朝孩子翘上一个大拇指,孩子整个上午乐颠乐颠;长假期间 老师会把班中娇贵的花草让小豪带回家照顾,并趁此在全班孩子面前赞扬孩子关心班级、会管理照顾植物,让大家一起感谢他,孩子整个一天神采飞扬……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引导孩子,是沈老师有效教育孩子的秘诀。因为表扬既能够满足孩子被关注、被欣赏的情感需求,孩子带着表扬后的欣喜与自豪更乐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同时沈老师会借助孩子的优势来带动弱势,一方面鼓励孩子做个不捣乱、大家喜欢跟你玩的好孩子,一方面对孩子在交往技能方面的缺失通过游戏、通过日常的指导帮助孩子提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悉心的引导,渐渐地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了,孩子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游戏需求了,孩子可以和同伴商量着玩游戏了……爱让孩子变得更美好,在发展的路上更主动、更积极。

篇章三:“润物细无声,开启孩子的智慧。”

    孩子是等待开发的宝藏,而教师的天职就是用爱去发掘宝藏,使其璀璨夺目,这就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技能,用慧眼、慧心,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指引孩子,开启孩子的智慧。

    沈卓香 老师有着严谨治学的精神,在专业成长路上锲而不舍,与时俱进,在教学之余她总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钻研教材,学习先进的教改理念和经验,积极实践推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每一次上课都会精心设计,用心准备,力求让孩子开心开窍,把促进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正如 朱永新 教授说的:“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最大区别,在于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了做一个永不落后的教师,不做平庸的教书匠, 老师努力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勇于做课改的领航者,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领域里积极探索。2011 沈卓香 老师申报的《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促进幼儿在规则游戏中自主学习的研究》成为区幼儿教育界首个国家级青年教师个人课题,2014年申报的《利用多媒体互动平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又成为区重点课题。

    执着的探索换来的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极大激发,孩子在玩中学,在自主中增长智慧;换来的是教师自身对先进理念的深度理解与感悟,以及课堂改革中智慧教学的丰富经验;换来的是整个幼儿园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幼儿园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方面的优势也越发明显。这一切均出自 沈卓香 老师最质朴的追求——一切为了孩子!

    “守住自己最淳朴的教育心做好每件事,善待每一个孩子,岁月总会给我们丰厚的馈赠。”是啊,一切为了孩子! 沈卓香 老师为了孩子,不经意间也成就了自己!

    指导的朱思佳、杨思彤等多位幼儿在区级的美术作品比赛、幼儿故事比赛中获各类奖项;“小花籽找快乐”、“闪烁的小星”等多个课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及市级一、二等奖,区级课件获奖更是不计其数,成为了课件制作方面的专家;课题研究方面的许多成果在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在区级刊物上发表;在区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两次获二等奖;2011年获区第四届名优教师“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获区第五届名优教师“示范教师”称号;设计的教玩具“多功能响筒”获市二等奖;2014年获区教育系统园丁奖和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应用推进先进个人,等等。

    这些是孩子给予一位充满爱心、智慧的老师的最好回馈,是岁月给予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的老师的最好馈赠,如同 沈卓香 老师的名字——卓香,卓尔不凡、香气自溢!

    老师们,让我们 和沈卓香 老师一起追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至高境界!做有人文素养,有专业品味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