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专题活动顺利举行 2023-01-04
2022年12月27日,青浦区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专题研讨活动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改进行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基教科负责人诸建秋,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教研员、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校长和教师代表,活动由基教科负责人诸建秋老师主持。
新课标的颁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和领会,以及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关系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课程实施的成效。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强校工程实验校教师深入开展新课标的学习,探寻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课堂改进的方式与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课例介绍环节,来自颜安中学的仲广玲老师以“新课标背景下,九年级语文复习课改进教学初探”为题,介绍了初中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的课例,仲老师以《母亲的浪漫》为例,通过课堂片段呈现,结合了中考题型,重点介绍了如何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读懂文章,领会文章的主题意义。
颜安中学的吴叶老师以“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题,介绍了八年级英语科幻小说单元的More practice板块的教学设计。吴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等角度入手,介绍了如何依托文本,通过不同类型阅读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归纳整理信息,理解主题意义,培养思维能力。
颜安中学杨利明校长以“基于核心素养 落实新课标”为题进行交流,通过语文、数学等学科案例介绍了颜安中学的“课堂导学”教与学的转型探索、单元教学的实践,以及校本作业编制的实践活动。
沈巷中学教导王端老师以“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为题,介绍了沈巷中学新课标学习、培训活动和实践探索。学校通过自主研读、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分层研讨、学科实践和校本研修等方式,带领教师开展实践探索,将新课标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
金泽中学教导孙晓春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的学校课堂改进行动”为题进行了交流。重点介绍了为促进新课标理念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金泽中学所开展的新一轮课堂改进行动。
珠溪中学副校长张尉芳以“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题,介绍了珠溪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辩论赛的实践活动。她认为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指向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要依靠教师的过程跟进指导。
佳信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陈亮老师以“勤学习 善计划 重实践”为题,介绍了佳信中学语文组基于新课程标准开展单元整体设计,学习任务群设计等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呈现了佳信学校语文团队老师多年来的努力与成长。
毓华学校沈军老师以“强化学科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题,介绍了学校数学组的课堂改进实践,呈现了学科教师团队在教与学方式转变方面开展的工作和成效。
青浦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明校长对各所学校在新课标落地过程中的实践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各所学校学习和探索很有意义,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首先要精准解读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要求,教师的理念变化,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效,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化为行为。各学科要从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评价等维度来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把学科素养的要求落实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形成素养。其次,要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化深耕新课堂。一要关注课程内容结构化,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和能力等素养培养要求;二要关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以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提升;三要关注进阶式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进阶式的学习,获得学习经历和情感体验,同时,要关注学科实践活动和跨学科活动设计;四是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以评价引导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五是要关注作业设计,探索校本作业体系建设,提高校本作业的系统性和精准性。
同时,他还指出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有具体的抓手,建议各校基于新课标建立学校的资源体系,并逐步将资源转换为数字资源,推动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对各所实验校四年来的工作做了简单的回顾,她指出,强校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6所实验校顺势借力,做强内功,抬升底部,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活动既是展示,又是总结,更是新的开始。
为进一步做强学校,她提出三方面希望:
首先,希望强课程强师资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剂。学校要高位、系统、整体地构建学校课程规划,结合“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统筹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完善“三类课程”。将多姿多彩的课程活动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持之以恒打造专业而具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形成“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舞台和激励奖台,推进课程的探索开发和有效落地。
第二,希望强制度强机制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强校过程中典型问题、难题的解决,需要从制度机制的创新完善上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各所学校要用好本轮强校工程总结性评估结果,聚焦增值的方面,反思增值的原因,使其进一步固化为学校发展的新机制;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校发展现状中的短板,梳理问题清单,研究破解方法,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全体师生的内驱力,形成有规范、有温度、有效能的善治格局。
第三,希望强课堂强质量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新课程改革与中考改革,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校要立足学校实际,将质量提升的重心放在校内和课堂,把提升课堂效益和学科质量作为攻坚项目,进一步构建校本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和“循证”治理,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可测量、可评价、可增值,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