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浦区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研讨活动 2024-05-06
4月29日下午,“遇见‘学科+’ 成长更精彩——2024年青浦区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研讨活动”在上海市毓秀学校举行。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冷彩花出席会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受邀出席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相关人员以及各中小学校长、分管副校长、学科组长、教师代表等。
冷彩花副局长围绕“坚守一个目标,打造一个团队”对区域教育进一步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她强调:一是要坚守立德树人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科间的综合育人功能,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将所学与所历建立起意义关联,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和心态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基。二是要打造主动学习、乐于合作的教师团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特点是既综合又实践,教师要整体系统把握本学科知识,聚焦关联性目标、整合性内容、开放性评价设计开展活动,要随时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实践的指导,要在立足学科独特性的同时看到学科间的渗透性,与其他学科协同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携手主动应对新挑战,真正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安桂清教授作《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建构与实践探索》专题讲座。安教授立足于落实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化的基本原则,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深度解读,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背景、性质与定位、基本理念、典型案例、设计实施以及支持系统等六个方面做出了系统而详尽的阐释,从而帮助教师搭建起跨学科学习的理论体系,深入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实际运作中所需的科学工具,突破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面临的困境。
毓秀学校周秀芳校长作《打破学科边界 探索融合创新》的主题发言,以学校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为例,分享了学校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感悟。她交流了学校的五点做法:一是加强学习内化;二是完善岗位设置;三是组建跨学科综合教研组;四是做宽互动交流平台;五是拓展学习空间。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推进过程中,素养导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毓秀人工作的文化自觉,每一位教育者都在全心修炼内功,全方位提升变革育人方式的意识、勇气和修为。
毓秀学校的六位老师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展示。在教学设计上,老师们积极探寻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同一主题中找学科融合点,从各学科融合中找同一关联点,将大概念学习下的跨学科学习进行深度系统重组与建模。
毓秀学校韩丹丹老师从“解析教材内容,凝练主题意义”“精设学习活动,探究主题意义”“实施多维评价,深化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对三年级英语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说课。
初中数学教研员李雪峰针对九年级数学《我为“晴耕园”献计》一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的若干亮点。他指出:当数学遇到了生命科学、地理、物理、劳技等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科教学的新方向,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探索。
瀚文小学自然学科顾玲梅老师、御澜湾学校美术学科范佳琦老师、世外学校化学学科降一潼老师分别以《融合创变技术与工程引领的学科跨界》《劳动与信息科技为翼 赋能美术教学创新发展》《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并制作减碳器》为主题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交流。
初中地理教研员郭雪老师以大量地理与生命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资源为基础,阐述了地理学科中从“案例分析”到“主题学习”的转化,为跨学科的学习立场提供了新视角。
青浦区将继续深入探索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教材内容融通点、地域文化特色点、社会生活统整点、特色课程关联点进行主题设计,通过一体化、任务化、情境化的多维联动,统合学习主体、学习时空、学习技术、学习方式等元素,构建学科立场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样态,探求课程协同育人新范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