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最美班主任” 庆华小学 丁菊英 2020-05-20
用爱和智慧为学生导航
——上海市中小学“最美班主任” 庆华小学 丁菊英
丁菊英老师,从教35年,资深班主任。她是上海市妇代会代表、市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她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上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浦区学科带头人;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全国、市红旗中队。
一、让创新班级管理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天
丁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确立了“我是学生的公仆,是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总结提炼了多种教育策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崇尚服务、追求民主、注重激励”的教育特色和风格。
(一)爱和服务,让班级成为温馨的家园
作为一名区首届师德标兵,丁老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她善待每一位学生,她关爱学生的事迹被评为上海市“感动家庭”百件好事之一。比如,学生小琦在校外突遇车祸,大脑受到重创,生命危在旦夕。她闻讯后立即赶赴上海中山医院探望。回校后马上在班中发起了“千纸鹤深情呼唤”的行动,她和学生们连夜折了1000只千纸鹤,每人录下了一句祈福的话语。第二天清晨,象征平安的千纸鹤就挂在了小琦的病房。在师生的呼唤声中,昏迷了整整12天的小琦终于苏醒了,是爱的呼唤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二)民主管理,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丁老师十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用心倾听其心声,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比如:教师节前夕,她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每位学生给她写一封信,对班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她阅读来信后,及时采纳了小君的建议,每周在班中设立了一个“无批评日”,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平等。
(三)突破瓶颈,让评价激励学生快乐成长
为了突破学生评价这个瓶颈,丁老师大胆进行教育评价的探索。根据 “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原理,她设计了全新的“成长果园”评价模式,通过评价激励,每一位学生都收获了进步,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目前,“成长果园”的评价模式已成为本区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品牌。
二、让作文教学的魅力凸显为“苦写”变“乐写”
丁老师深知,一名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位出色的学科教师。因此,她一直坚持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尤其是在作文教学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她积极进行“快乐作文”的实践,着力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不断获取写作的动力;二是指导观察,不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三是引导读书,不断增加文化和语言储备。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变“厌写”为“愿写”,变“苦写”为“乐写”。她辅导的学生有50多篇习作在全国、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或在各类报刊上发表。
三、让教育研究成为班主任幸福生活的推进器
丁老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坚持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近几年,她主持了两项市级课题研究。为了对学生实施民主启蒙教育,她申报的《小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上海市德育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获得上海市“健身杯”科研成果二等奖。
她还参与了“责任教育”“家教指导方式变革”等多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她撰写的30多篇论文、案例、活动设计在《思想理论教育》《班主任》《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等书刊上发表,有20多篇文章在全国、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如:《让每一个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获得全国“班主任杯”征文大赛二等奖,并发表于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班主任》。
四、让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教育经验的分享力
作为一名区班主任带头人,丁老师甘为人梯,助人成功,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首先,她立足本区,全力协助德研员做好班主任的各类培训,通过开设讲座、现场指导、活动展示、签约带教等途径,为整体提升本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倾注了很多心血。2016年至2018年她主持了首届青浦区班主任工作室,为本区培养了18名青年骨干班主任;她连续四年被聘为上海市郊区县小学优秀班主任研修班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跟同行进行分享。
三尺讲台,是丁老师心中的一个圣坛;班主任工作,是她魂牵梦萦的事业。35年来,她执着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尽情挥洒着激情和才华,一路无怨无悔,孜孜以求,用爱和智慧为学生成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