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陈文芳 2025-05-23

微信截图_20250714101346.png

坚守初心,创优质教育新篇。青教院附小创办于2017年,打造城区高起点、高品质新校的重任落在陈文芳肩头。面临创办新学校的诸多困难,她没有丝毫退缩,怀着对优质教育的执着追求,不断完善和丰富“让每一个生命澄澈明亮”的学校育人理念。坚守明理文化育人的初心,精心完善学校办学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起涵盖明理德育、明理课程、明理课堂等八大实践维度的明理教育体系,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她带领全体师生投身于10多项市、区级重大项目,始终追求“立德修身 知行合一”的校风。

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华丽转身,办学规模从7个班扩至37个班,学校荣获上海市创建“示范”党支部、市文明校园、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40余个全国、市、区级集体奖项,成为区内标杆学校。吸引外省市、兄弟学校来访团队百余次,举办上千场师生活动,成为家长们梦寐以求的优质学校。

坚守责任,助力教师成长之路。陈文芳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培养优秀教师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管理中,以身作则,将党建与学校发展紧密融合,提升管理效能。

她坚守师德建设的首要责任,通过“明理”讲坛、最美“明理教师”评选、“四心”全员导师制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境界。为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陈文芳为每位教师定制“四维一体”研修模式,从“精准定位”“深度定制”“实践探究”“成果辐射”等激发教师自主研修的积极性,确保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她以项目为引领,为不同层级的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每两周一次的“午后谈心吧”,为教师提供交流的温馨空间;“新秀”成长项目,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明理工作坊”群成才计划,推动教师团队协作进步;组建课程改革攻坚小组,引领团队聚焦课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复合型转变。她是一位智慧型校长又是一位关怀型校长,尊重教师情感,关心教师需求,通过举办开学仪式、教师节活动、技能比武颁奖典礼、迎新活动、教学节活动等,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舞台上绽放精彩。

在她的坚守与付出下,学校教师队伍茁壮成长。2020年以来,7位教师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29人获评区名优教师,8人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二等奖,5个学科组获市、区优秀教研组称号。

坚守使命,深耕课程改革领域。课程是学校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陈文芳在坚持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在“双减”背景下,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带领团队精心研制课程图谱,优化“明理”校本课程体系,开发“气象 +”劳动特色课程、“小青椒・生长”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科学处理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她主编的《实践型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一书,见证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学校特色课程在第20届上海教博会上作了精彩展示。

她聚焦教学方式变革,带领团队研制“明理课堂”观课量表,开展循证研究,借助信息化技术,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打造以“明心、明智、明创”为特征的“明理课堂”新样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深度理解。在她的推动下,学校课堂质效显著提升,2022年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列居区榜首。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注重创设综合实践平台。2020年以来,学校创建了空中农场等10多个跨学科学习空间,开展“小青椒未来全学习中心”等特色项目,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滋养,200多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及市级奖项。学校成为全国气象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网球特色学校、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第四轮)项目种子校、市劳动课程设计与实施试点校、市项目化学习实践校等。

坚守担当,推动协同育人发展。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校家社协同育人至关重要。她主持《党建引领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等市级项目,加强资源整合。学校设立“彩虹”家长工作坊,与区气象局等10多家馆企共建合作,以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工匠精神、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为主线,开发了20多条“移动的思政课堂”研学线路,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锤炼品格,提升素养。

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她坚守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担当,学生在多方关爱下健康成长,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持续扩大,荣获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幸福少先队十佳案例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