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监测预警严把关 免罚帮扶解企忧 2025-09-23

监测预警严把关 免罚帮扶解企忧

一、工作背景

为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包容审慎监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沪苏浙皖生态环境(局)厅联合沪苏浙皖司法(局)厅共同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青浦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深入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制度,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原则,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指导助力整改,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二、主要做法

深入调查,精准评估。202517日,青浦区环境监测站出具上海市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审核报告,显示上海金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废气排放口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超标,存在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青浦区生态环境局收到报告后赶赴企业,对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在线监测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超标原因系废气处理设施气缸垫圈磨损形变后更换的配件适配度不佳导致的脱附废气外溢。结合负责人笔录、企业生产台账、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等,排除主观故意因素,明确问题性质系偶发性运行异常,确认未造成实际污染后果。

依法容错,柔性执法。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以教育整改为主,避免一罚了之。针对上海金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废气排放口非甲烷总烃超标幅度在10%以内,且在发现异常后立即主动停产排查,并在约谈后积极咨询整改的行为,符合《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有关规定,经集体讨论后,对该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精准帮扶,助力整改。在收到责令整改通知书后,企业计划春节后更换仪器。因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殊性,废气处理设施需向设备厂家个性化定制,考虑到整机更换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或影响企业正常生产,青浦区生态环境局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把脉问诊",与技术人员多次会商研判,共同研究提出"阀门改造+智能监测"的优化方案:在保留原有主体设备的前提下,加装安全阀门,配合系统升级及优化运维方案迅速完成整改。在后续的复查和跟踪回访中,未再出现超标问题。

三、工作成效

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秉持宽严相济理念,充分考虑企业的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整改态度和经营状况等情况后,给予企业适度容错纠错空间,鼓励和引导企业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增强守法意识。作为一次柔性执法的生动实践,事后回访中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提升。

深化精准帮扶指导。主动跨前一步,深入实施“一企一策”,下沉企业一线,点对点帮扶指导企业以小代价迅速完成整改,既确保了环境治理成效,又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了环境治理与企业发展双赢。

深化政企协同共治。通过“回头看”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共同研究解决难题,并制定出可行的最优方案,实时跟踪整改进度,整改完成后开展评估,定期回访,确保问题不反弹,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四、探讨与讨论

精准帮扶的创新价值。传统监管往往要求企业更换整机设备,但本案实施“一企一策”,创新提出"阀门改造+智能监测"的技改方案,具有三重优势:一是经济性:加装安全阀门较整机更换,大大减少了企业环保整改成本,实现“花小钱办大事”;二是时效性:迅速完成改造,避免企业因整改停产造成损失;三是有效性:改造后废气处理设施实现长效稳定运行,在线监测数据未再超标。

精准帮扶的推广价值。本案证明,环保整改并非只有"高投入、长周期"一种路径。通过精准诊断、科学施策,既能实现环境治理目标,又能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也为构建"服务型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行业共性难题+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帮扶机制,推动环境治理向"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