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生态环境晴雨表——探秘青浦蛙类 2024-10-09  来源:自然生态科

探秘青浦蛙类蛙类的生活离不开陆地和水体这两大环境,蛙类幼年时期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年的蛙类虽然可以来到陆地上生活,但也需要水维持皮肤的湿润。因此,蛙类也被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类群。随着青浦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深入,青浦区野生蛙类的分布情况也逐渐明晰。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下青浦区常见的蛙类吧!.

↓↓↓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00.png

泽陆蛙 Fejervarya multistriata

泽陆蛙是叉舌蛙科蛙类,体型较小,背部颜色差异比较大,上下唇有着棕黑色的纵纹。 泽陆蛙主要吞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多栖息于青浦区稻田、沼泽、水沟、菜园、旱地及草丛等地。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14.png

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黑斑侧褶蛙是蛙科蛙类,俗称“田鸡”“黑斑蛙”。背部两侧分别有一条皮褶,同时,背部和腿部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 黑斑侧褶蛙以吞食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鞘翅目昆虫为主,多栖息于青浦区水田、池塘、河流、水沟等静水或流水缓慢的水体附近。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18.png

金线侧褶蛙 Pelophylax plancyi

金线侧褶蛙是蛙科蛙类,背面大多呈青绿色,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粗大隆起的呈黄褐色的背侧褶。从外貌来看,金线侧褶蛙是最符合“青蛙”设定的一种蛙类。 金线侧褶蛙以捕食昆虫为主,喜食种类主要是水生动物中的负子蜷、螺、虾等,常见于池塘、湖沼、荷花池等水生植物的叶片上,稍有惊动跳入水中,不久又露出水面。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22.png

饰纹姬蛙 Microhyla fissipes

饰纹姬蛙是姬蛙科蛙类,体型极小。身体近似菱形,灰褐色并且背部有对称排列的灰棕色斜纹。 饰纹姬蛙主要捕食蚁类,也捕食叶甲、金龟子、蟋蟀等。多栖息于水田、水坑、水沟的泥窝或土穴内,或在水域附近的草丛中。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26.png

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中华蟾蜍是蟾蜍科蛙类,别名癞蛤蟆,身体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皮脂腺,其中在耳后的一对耳后腺,会分泌具有毒性的白色乳状液体或黄色液体。 中华蟾蜍以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的昆虫为主要食物。除冬眠和繁殖期栖息于水中外,多在陆地潮湿环境中活动。

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影响,全球许多蛙类种群数量都在下降。2022年“全球两栖类第二次评估”(GAA2)表明,世界上40.7%的两栖动物都受到灭绝的威胁。历史上,上海有虎纹蛙、无斑雨蛙等蛙类分布,如果你在生活中遇见了它们,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29.png

虎纹蛙

微信图片_20241010152833.png

无斑雨蛙

蛙类作为自然界中的精灵,它们在陆地和水域中跳跃,是连接水陆生态系统的桥梁,它们的叫声更是大自然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同样,蛙类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动物,它们对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可以作为生态环境潜在危害显示的哨兵。本次青浦区蛙类“摸底”调查记录到了种类和数量丰富的蛙类,彰显了青浦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为进一步建设美丽青浦注入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