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环境质量公报 2009-06-18
|
综述 2007年,是青浦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绿色青浦”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国家生态区为目标,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创建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强化污染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全区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7年,青浦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21天,优良率为87.9%,年内全区区域平均降尘量为6.0吨/平方公里·月。全区水环境质量中,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上年水平,青西地区水质优于青东地区,与2006年相比,饮用水源安全管理河道的水质有所改善。 2007年,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六大方面43个项目中,16个项目全部完成,20个项目完成阶段性任务,7项正在抓紧实施和推进中。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华新污水处理厂1.7万吨/日建设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并配套建设48公里污水管网;金泽、西岑污水处理厂分别建设3.7公里污水管网并投入运行;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21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徐泾污水处理厂建设5.3公里污水管网;白鹤污水处理厂工程和白鹤地区污水配套管网开工建设;腰泾港、上达河西段、西大盈港城区段、淀浦河城区段、大淀湖整治完毕;徐泾地区南北蟠龙港、东西向阳河完成整治任务;徐泾港东段完成整治4.9公里;镇村级河道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共整治970条,疏浚长度900公里,完成土方1590万方;青浦污水处理厂、金泽污水处理厂、西岑污水处理厂、华新污水处理厂、商榻污水处理厂、大观园污水处理厂完成在线监测建设工程。在环境综合防治方面,全区8个镇、3个街道烟尘控制区全部完成创建;青浦城区扬尘污染控制区建设完成区级和市级验收;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基础工程基本完成;年内,共对9家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提请区政府实行限期治理。在农村环境保护建设方面,金泽镇塘北村、夏阳街道金家村进行环保生态村的创建;在25家畜禽场治理中,关闭17家规模畜禽场。 一、环境空气质量 (一)概述 2007年本区环境空气质量仍保持较好态势,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为321天,优良率为87.9%,全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升有降。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降尘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二)空气环境质量 1、二氧化硫(SO2) 2007年全区SO2年平均值为0.061毫克/立方米,对应API值为56,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0.06毫克/立方米),较2006年同期上升0.005 毫克/立方米。 2、二氧化氮(NO2) 城区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46毫克/立方米,对应API值为29,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0.08毫克/立方米),较2006年同期下降0.009 毫克/立方米。 3、可吸入颗粒物(PM10) 城区PM10年平均值为0.093毫克/立方米,对应API值为72,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0.150毫克/立方米),较2006年同期下降0.006 毫克/立方米。 4、降尘 2007年全区年均值为5.99吨/平方公里.月,与2006年的5.65吨/平方公里.月相比上升了0.34吨/平方公里.月。 5、城镇定量考核 2007年各镇降尘量的年均值为4.3吨/平方公里·月, 华新、徐泾和重固三镇的降尘量高于全区各镇的平均降尘量,其余各镇的降尘量则低于全区各镇的平均降尘量。 与2006年相比,全区各镇平均降尘量浓度下降了0.2吨/平方公里·月,重固和赵巷二镇的降尘量明显改善,华新和徐泾二镇的降尘量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余各镇降尘量变化不大,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水环境质量 1、淀山湖 2007年淀山湖水体自净能力有所加强,但全湖综合水质与2006年相比略有下降,湖体水质基本上处于Ⅲ~Ⅳ类水质标准。 2、区域骨干河流 2007年全区骨干河流平均水质与2006年基本持平,其中淀浦河、油墩港、新通坡塘、大蒸港和太浦河等五条骨干河流与2006年相比略有所改善。 3、饮用水源安全管理河道 2007年与2006年相比,水源安全管理河道的水质均有所改善,除商榻和沈巷以外,其余源水水质均处于Ⅲ类水平。 图9 2007年度全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河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4、各镇管河流水质 2007年各镇管河流氨氮的平均浓度为4.31毫克/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2毫克/升。 2007年各镇管河流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为24.70毫克/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47毫克/升。 三、环境创建 2007年,一是全力推进“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的创建。完成了《青浦区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规划》编写,确定8大工程,72个重点项目,至年底,25个项目全部完成,39个项目正在推进或完成阶段性目标;制定了“创模”(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监测方案,召开“创模”动员大会,并定期召开“创模”推进会和联络员会议;创刊《青浦创模》杂志,并建立相应的编辑制度,全年完成4期共2000册专刊;在环保局环境网站设立“创模之窗”栏目;在世界环境日期间,制作“创模”宣传展板及指导宣传单页。同时,区环保局联合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活动。二是积极开展环境优美镇的创建。徐泾镇成功创建了环境优美镇,重固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工作有序推进。 四、环境执法 2007年,区环境监察支队共出动812批次1624人次,监察排污单位2659户次,其中检查重点监管企业343户次。在日常检查、信访投诉处理及专项执法中,立案254件,处罚违法单位215户,对其中涉及处罚3万元以上、实施停产的行政处罚共举行听证会85次,并对69起行政处罚案件提请法院强制执行。区环保局案件评审小组共组织评审会17次,评审案件228件,复议案件82件。通过严格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有力打击了不法排污行为,2007年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83%。 2007年,围绕环保重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一是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区的饮用水源区、工业园区、涉铅冶炼加工和回收、造纸及纸制品加工、化工行业、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环境违法投诉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对全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和32户重点信访单位进行了检查。在专项行动中,共检查400多户次的排污单位,立案查处70多户排污企业,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0多份,对8家严重污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二是开展重要河段的污染源执法检查整治工作。对列入上海市“万河整治”中的徐泾镇的徐泾港、蟠龙港、砖窑泾、东西向阳河等河道沿线污水已纳管企业和未纳管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7批次18人次,对近40户次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转情况、排放废水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对有关违反环保法规的排污企业进行处理。三是开展推动工业区企业废水纳管的执法检查工作。四是开展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及固体废物处置的专项检查工作。区环境监察支队对全区51户重点排污单位进行环境管理台账及固体废物处置专项检查,对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操作规程、参数、运行维修记录、自我监控、固体废物产生、处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其中未完全建立台账的单位提出责令整改,对未完善的单位提出行政建议。五是开展“绿色护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在整个“绿色护考”期间,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8批次16人次,开展了2次噪声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检查和巡查建筑工地8家次,卡拉OK厅8家次,对可能影响考试环境的3家卡拉OK厅要求在考试期间暂停营业;在高、中考期间,共出动25批次50人次环境监察人员进驻考场。 五、环境监测 区环境监测站全年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监测数据101161个,监测样品总数11992份,完成噪声监测444家,完成各类工作简报56份,完成《2006年青浦区的环境质量报告书》以及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和修订。上半年,监测站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第二次监督评审以及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实验室进行的质量检查。新建的区第三个空气质量自动站上半年通过验收,投入正常使用。2007年,区环境监测站组织各种业务培训24次,做好理论、实样上岗证的考试,其中换证14张,新发证33张。 六、污染源控制 强化污染源监控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工业危险废物的调查及试点申报工作和医疗废物产生的调查及申报工作。二是调整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强化对重点监管企业的监察力度。对51户废水排放重点监管企业每两月监察1次,对废水未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每月监察1次。三是制订《青浦区“十一五”期间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方案》,COD减排核查意见和减排核查试行办法,并完成全区2007年化学需氧量(COD)总量削减任务。四是开展全区污染防治工作。五是区相关职能部门对列入2007年度劣势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其中关闭、搬迁39家。 七、环评管理 2007年,编制完成《青浦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并由区政府发文批转。全年共审批项目环评533个(登记表196张、报告表328张、报告书9份),试生产83个,验收295个,环保投资20328万元。环保局项目评审小组先后18次对418个项目进行评审,明确否决60个项目,44个项目移送市环保局审批或缓办。 八、环境法制宣传教育 2007年,环境法制宣传工作继续立足深化,注重效果。一是认真梳理环保执法依据,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区环保局与区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完成了服务行业的听证工作,对听证范围、程序、步骤等相关具体材料进行梳理,出台了《关于实施<上海市服务行业行政许可听证办法(试行)>的通知》。二是以宣讲《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为抓手,开展环境法制教育。三是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全年制作《青浦报》环保专版9期,电视专题片7部;编辑环保信息12期,编印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简报20期和环境信访月报8期,编制了2007年区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围绕“同创环保城区、共建绿色青浦”的环保宣传主题,开展了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咨询、环保主题文艺表演和“废电池换鲜花”等宣传活动。 九、环境信访投诉 2007年,区环保局共受理信访件1558件,调处1478件,回复995件,调处率94.87%,回复率100%。其中反映大气污染的571件,占投诉总量36.6%;噪声污染的392件,占投诉总量的25.2%;废水污染的295件,占投诉总量的18.9%;油烟气污染的178件,占投诉总量的11.5%;固废和电磁辐射污染的61件,占投诉总量的3.9%;其它投诉的61件,占投诉总量的3.9%。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仍是群众投诉的热点和焦点。 十、环保系统政风建设 2007年,环保系统继续大力推进全系统的政风建设工作,把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推动政风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针对在市、区政风行风测评、干部职工座谈会、政风行风监督员会议以及下社区听取意见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对群众的意见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2007年,继续开展“环保在我心中,责任重于泰山”主题教育活动。上半年,区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支队被正式授予“青浦区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监测站现场室被上海市青年突击队、青年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委员会授予“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的光荣称号。年度政风行风测评排位比上年提升了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