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浦区环境状况公报 2016-09-06
发布日期: 2016-06-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市环保局应当每年发布本市年度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5年度《青浦区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15年,青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实施新环保法为契机,着眼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力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污染源监管机制,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认真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成效。2015年,青浦区荣膺“2015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区”称号,区环保局获得“2015推进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先锋单位”称号。 2015年,青浦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60.8%,降尘平均值为4.1吨/平方公里·月;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淀山湖富营养化状况与2014年基本持平,饮用水源地及骨干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全年声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2015年,青浦国家生态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32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局良好,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环境治理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开展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完成了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加快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污染源监控等各项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教等环保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夯实。
一、水环境质量 2015年,淀山湖富营养化状况基本持平,饮用水源地及骨干河道水质有所改善,青西地区河流水质明显优于青东地区。 1、淀山湖 2015年淀山湖全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58.6,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与2014年(58.7)基本持平。除总氮和总磷外,其他指标基本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图 1 2014-2015年淀山湖各功能区富营养化指数比较图2、饮用水源地 2015年,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达到Ⅲ类标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62,与2014年相比(0.68)有所改善,改善率为8.8%。 图2 2014-2015年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较图 3、骨干河道 2015年,青浦区骨干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1.33,与2014年(1.61)相比有所改善,改善率为17.4%。青西片区河流水质明显优于青东片区。
图3 2014-2015年骨干河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较图
环境空气质量 2015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优良率为60.8%,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的优良率为98.6%。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达到年均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未达到年均二级标准。 1、细颗粒物(PM2.5) 2015年,青浦区PM2.5年均值为64微克/立方米,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35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67微克/立方米)下降3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为4.5%。 图4 2014-2015年PM2.5年均浓度比较图 2015年,青浦区PM2.5月均值变化呈春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其中最大月均值出现在1月,月均值为99微克/立方米;最小月均值出现在9月,月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受季节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 2015年青浦区PM2.5月均值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相同,PM2.5浓度整体劣于全市水平。 图5 2014-2015年PM2.5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变化图 2、可吸入颗粒物(PM10) 2015年,青浦区PM10年均值为67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70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6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为1.5%。 图6 2014-2015年PM10年均浓度比较图 与2014年相比,2015年PM10月均浓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且今年月均值变化更为平稳。PM10月均浓度全年最高出现在1月份(115微克/立方米),最低为9月份(57微克/立方米)。 2015年青浦区PM10月均值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相同, PM10浓度整体高于全市水平。 图7 2014-2015年PM10月均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图
3、二氧化硫(S02) 2015年,青浦区S02年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一级标准限值(20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25微克/立方米)下降了7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为28.0%。 图8 2014-2015年SO2年均浓度比较图 SO2月均浓度的变化趋势与上年度基本一致,基本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特征。全年最高为1月份(32微克/立方米),最低为7月份(11微克/立方米)。 2015年,青浦区SO2月均值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相同。 图9 2014-2015年SO2月均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图 4、二氧化氮(NO2) 2015年,青浦区NO2年均值为41微克/立方米,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40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43微克/立方米)下降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为4.7%。 图10 2014-2015年NO2年均浓度比较图
2015年,青浦区NO2月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和2014年基本一致,总体来说,基本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趋势。其中,12月份为全年最高(64微克/立方米),8月份为全年最低(26微克/立方米)。 2015年青浦区NO2月均值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相同,总体低于全市水平。 图11 2014-2015年NO2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变化图 5、臭氧(O3) 2015年,青浦区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86微克/立方米,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160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174微克/立方米)上升12微克/立方米,上升幅度为6.9%。 图12 2014-2015年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比较图 2015年,青浦区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的月变化趋势和2014年基本一致。总体来说,基本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趋势。其中,8月份为全年最高(220微克/立方米),12月份为全年最低(78微克/立方米)。 2015年青浦区与全市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稍高于全市水平。 图13 2014与2015年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月变化趋势图 6、一氧化碳(CO) 2015年,青浦区CO的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50毫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一级标准限值(4毫克/立方米),较2014年(1.33毫克/立方米)上升0.17毫克/立方米,上升幅度为12.8%。 图14 2014-2015年CO的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比较图 2015年,青浦区CO浓度月变化趋势和2014年基本一致,基本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趋势。其中,1月份为全年最高(1.80毫克/立方米),7月份为全年最低(0.90毫克/立方米)。 2015年青浦区CO浓度月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相同,总体稍低于全市水平。 图15 2014-2015年CO的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月变化图 7、总悬浮颗粒物 2015年,青浦区共采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71份,样品浓度范围在32-600微克/立方米之间,年均值为124微克/立方米, 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200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127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3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为2.4%。 图16 2014-2015年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图 图17 2014-2015年总悬浮颗粒物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变化图 8、降尘 2015年,青浦城区降尘平均值为4.1 吨/(平方公里·月),与2014年的降尘平均值4.7吨/(平方公里·月)相比,下降了0.6吨/(平方公里·月)。青浦区降尘量在全市范围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 图18 2014-2015年降尘年均浓度图
图19 2014-2015年降尘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变化图 9、酸雨 2015年,青浦区降水样品的pH值范围为4.32-7.34,降水平均pH值为6.07,较2014年的5.47上升了11.0%;出现酸雨(pH≤5.60)样品的频率为28.4%,较2014年下降了32.2个百分点,酸雨情况比上年度有明显好转。 图20 2014-2015年青浦区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图 图21 2014-2015年青浦区月均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变化图
声环境质量 2015年,青浦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其中,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和夜间时段均以“一般”为主,昼间优于夜间,比2014年稍有下降;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以“好”为主,与2014年相比有所改善,夜间时段以“好”和“较好”为主,与2014年相比有所下降;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与2014年相比,除2类功能区夜间噪声略有下降外,其它均有改善。 1、区域环境噪声 2015年,青浦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59.4 dB(A)和50.2 dB(A),分别较2014年上升3.6 dB(A)和3.3 dB(A)。 2015年青浦区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水平昼间略优于夜间。其中,昼间声环境质量有43%的测点为“好”和“较好”,46%的测点为“一般”,“差”和“较差”的测点占总量的11%;夜间声环境质量以“一般”为主,占68%,“差”和“较差”的测点占25%,“好”和“较好”的测点占7%。 2、道路交通噪声 2015年,青浦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等效声级为68.3dB(A),较2014年下降0.1dB(A);夜间时段等效声级为61.1dB(A),较2014年上升2.9 dB(A)。 2015年,青浦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有55%的路段为“好”,22%的路段为“较好”,13%的路段为一般,“差”和“较差”的路段占10%;夜间为“好”和“较好”的路段各占25%,“较差”的路段占12%,“差”的路段占38%,夜间道路交通噪声情况明显劣于昼间。 3、功能区噪声 2015年,青浦区1、2、3类区功能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0.3 dB(A)、51.6 dB(A)、54.0 dB(A),较2014年分别下降2.1 dB(A)、1.1 dB(A)、1.2 dB(A);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42.6 dB(A)、46.5 dB(A)、46.3 dB(A),较2014年下降了1.6 dB(A)、-2.4 dB(A)、2.4 dB(A)。 2015年,青浦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且与市民生活、工作环境较密切的2类、3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较好”,但1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以C等级为主,评价为“一般”。
国家生态区建设 2015年,青浦国家生态区建设按照《上海市青浦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重点,补好短板,取得重要进展。 短板指标建设。新增林地8227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陆域);推进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和截污纳管工作,完成了46条黑臭河道的整治工作,全区2856个污染源中关闭291个,纳管1934个,完成率达78%;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164家企业中纳管10家,关闭25家,另外不具备纳管条件的139家企业关闭工作正在推进中。截止到年底,32项考核指标全部符合考核要求。 生态系列建设。金泽镇成功通过国家生态镇市级考核验收;重固镇完成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市级验收整改工作;盈浦街道做好了市级生态街道考核验收准备工作;生态城区、低碳商务区、生态旅游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青西郊野公园生态化建设、水生态文明试点区等八大系列创建工作正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生态细胞建设。新创建了8生态村(市级2个、区级6个),4个绿色社区、2所绿色学校、22户绿色家庭、2家绿色旅游饭店,1个区级环境教育基地,2个市级安静小区,1个扬尘污染控制镇。截止到2015年底,全区共创建91个生态村(市级8个、区级83个),30个绿色社区(市级3个、区级27个),27所绿色学校,202户绿色家庭,18家绿色旅游饭店,7个环境教育基地(国家级1个、市级1个、区级5个),27个市级安静小区和5个扬尘污染控制镇。 创建档案建设。完成了2011—2014年国家生态区建设32项考核指标、八大生态系列的一、二、三级基础资料建档;完成了国家生态区市级验收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技术自评估报告、八大生态系列建设及生态细胞工程专题报告。 体制改革建设。编制完成了《2015—2016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计划》和《工作清单》,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完成了2015年各项改革任务。
环境建设与管理
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是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印发实施了《青浦区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青浦区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专项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计划安排的74个项目完成15个,完成率20%,开工启动率85%。 污染减排 2015年是“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收官之年,青浦“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上海市考核。减排指标方面,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7%,超额完成了90%的年度目标;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三个指标控制在2010年基数之内;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超额完成削减20%的“十二五”减排任务,农业源减排3%的计划目标也顺利完成。减排重点工程方面,白鹤污水厂二期(1.2万吨)扩建工程完成并通水调试;徐泾污水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投运;污泥干化项目正式投入试生产;高温好氧堆肥场除臭设施建设、上海牛奶集团香花鲜奶有限公司沼气工程建设完成;江涛养猪场等3家规模化养殖场已完成退养。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完成了782项工业项目的关闭、停产或搬迁。 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年内,全面控制扬尘污染,完成了23个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安装;开展了白鹤扬尘污染控制镇创建以及6个镇、街道扬尘污染控制镇复验工作;完成了58家露天石材加工企业、8家工业企业散货堆场扬尘整治和22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环保化改造。开展VOCs排放企业治理,12家市级VOCs重点排放企业和51家一般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淘汰了25台无溶剂回收装置的开启式干洗机和3218辆黄标车。推进燃煤(重油)锅炉、炉窑的清洁能源替代,完成清洁能源替代锅炉102台、炉窑15台。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杨雄市长在2015年9月16日赴青浦区专题调研青东农场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时的工作指示要求,聚焦城市安全和生态环境“短板”问题,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完善整治机制。建立领导联系整治点制度,每位区四套班子领导各自包干一个整治点,牵头治理违法违规问题;街镇领导实行“联村挂厂”、“分片包干”等形式带头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二是创新工作模式。采取“3×3”的工作模式,组成3个集中执法小组,由区1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分别派出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执法工作;划分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两位副区长联系,并由一个牵头部门负责统筹各类执法资源,协调难点问题。三是强化工作举措。实施全面排查、全面认定、全面告知、全面解约、全面管控、全面约谈工作制度,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分化、刚性执法”三项原则,全面整治区域“五违”现象。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整合生态修复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土地减量化、“城中村”改造等方面的政策,在加大对积极落实整治要求对象的鼓励和支持力度,提高整治对象工作积极性。 2015年,青浦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青东农场区域,共拆除违法建筑74.97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70.31%;经营业主累计签约230户,腾退经营业主209户,占90.9%。二是练塘镇198地块,共关停企业54家,占地366.75亩;整治各类违法用地68.09亩,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6730平方米。三是吴淞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地块,白鹤镇完成7家企业整治,涉及面积106.16亩;华新镇整治违法用地2.5亩,拆除违法建筑750平方米,环保处罚企业4家。 环评审批 严格执行“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年内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429件(登记表164件、报告表239件、报告书26份),试生产174件,环保竣工验收201件,夜间施工审批2件,土地出让征询49件。全力推进104产业园区新一轮规划环评,白鹤、练塘、徐泾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通过技术评估;一园三区、华新、朱家角规划环评报告完成编制。开展下放部分社会服务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试点工作,完成了赵巷镇、练塘镇、重固镇、华新镇、白鹤镇、徐泾镇、香花桥街道的委托下放工作。 污染源管理 2015年,创新污染源管理方式和机制,提升污染源监管效率。实施污染源精细化管理,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了22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完成了7家国控污水处理厂、14家工业企业和1家危废处置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加强涉重企业管理,积极推动电镀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和一类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完成了6家一类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全区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开展危险废物检查128厂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9份,立案处罚9家,危险废物管理(转移)计划备案659次,实行电子转移联单4643份。强化辐射安全管理,共开展辐射安全检查158次,受理辐射安全许可20次,其中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6家,延续及变更单位14家,注销2家。 环境执法 加大污染源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组织开展了大气、水、建设项目等一系列执法检查, 2015年共对3423多户次的排污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58份,依法立案280件,作出行政处罚232件,处罚金额1714.5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31件,执行完毕115件;对2起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处罚金额92.5万元;办理5起“两高”刑事案件,追究环境犯罪刑事责任12人;办理6起行政拘留案件,行政拘留7人。 环境信访调处和意见提案办理 2015年,共收到环境信访件4578件,调处信访件4578件,信访调处率100%,按时办结率100%。在反映环境问题的投诉件中,其中反映大气污染的2733件,占60%;油烟气污染的395件,占8%;废水污染的581件,占13%;噪声污染的755件,占16%;固废和电磁辐射等其他污染的114件,占3%。2015年,区环保局受理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1件,政协提案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环保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方面,年内初步完成了特色站实验室的建设,集“监测分析、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互动参观”为一体的生态实验室平台初具雏形;进一步深化院士工作站工作,深入推进淀山湖区域大气污染研究,对PM2.5污染成因分析研究取得了阶段性;完成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开发建设,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监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完成新建淀山湖淀峰、吴淞江赵屯两座地表水站。 环境执法方面,年内完成了移动执法系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上线运行;深化环保和水务华新联合执法中队建设、健全环保和公安环境犯罪事前介入以及案件移送制度,提高环境执法效率;进一步强化环境信访调处机制建设,规范投诉处理、问题沟通、现场调处、答复回访等工作环节,并综合多种手段来提高信访调处率。 环境宣传方面,加强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了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召开《2015年度青浦区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发布会;开展环保进社区宣讲、“暖心送”环保常识进农村活动;举办环评审批、VOC治理、核安全等面向企业的环保培训活动;组织日立电梯环保志愿者骑游宣讲;开展中小学环境基础教育活动,组织小学生参观环境教育基地(现代农业园区)、举办中学生环境科普(空气污染与防护)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