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青浦区环境监测站、青西郊野公园荣获“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 2023-01-04 来源:青浦环境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 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 2021年底,经与市教委、市科委、市人社局、市绿容局等部门研 究,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启动了第四批“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评选及前三批复评工作。
青浦区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复评
青西郊野公园
荣获第四批“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
青浦区环境监测站
青浦区环境监测站依托自身优势和特点,建成了集参观、互动、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基地。近年来,基地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亮点带动、整合资源、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基地自身优势和特点,开拓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区环境监测站不断优化实验室、报告厅、科普文化展厅等固定参观场所及参观路线。通过“青浦环境”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教育基地新媒体时代活动招募与宣传。并且于2020年开通官方抖音短视频账号,通过抖音短视频及直播的新形式,实现在线参观学习与疫情防控两不误。采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融合方式,全要素呈现基地设施、讲解等内容,沉浸式为群众还原现场参观体验。
根据不同参观群体,设计不同讲解内容
定期组织接待学生,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人员来基地参观学习,内容包括:介绍监测站的工作职能;观看环保宣传片;环保课堂/讲座;实验互动,农耕互动,着力打造“环保科普零距离”。基地讲解员们为来访者讲解专业的环境监测知识,了解青浦区环境现状,带领大家走进实验室,走进农耕基地,体验蓝藻、总磷、总铬、臭气嗅辨、PM2.5、重金属土壤分析、水质采样,应急监测等。
形式不断创新,并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
深入基层、融入百姓,走进校园、社区进行专题讲座。以“游戏互动”为载体,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创意宣讲。有垃圾分类、大话AQI、辐射知多少等。讲解员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专业的环保知识在环保的路上扎根青浦,脚踏实地,把环保理念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良好平台
特邀驻站专家开展院士专家讲座,并与高校开展合作。专家们扎实丰厚的专业知识与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让大家学到污染的防护小技巧,更让大家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
开展科普教育及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活动
开展“奉献 传承”、“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绘声绘色”讲环保、“仲夏亲子夜 莘莘环保情”、“梦想的沃土”青少年环保墙绘、低碳骑游宣传、环保义工行动、“别样六一,环保科学同行”,“助上善创全,争做环保先锋”、“了解生物多样性,让生态文明之花绽放”、“争当环保小卫士,且看夏令营玩转科普教育基地”“六五世界环境日话剧”等主题活动。
青西郊野公园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青浦区西南部,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内。开放区域为4.6平方公里,公园以大莲湖为中心,打造了水乡农田示范区、渔村休闲体验区及生态保育功能区三大功能片区,主要景观有水上森林、杉林鹭影、青韵野径、湿地湾堰、芦雪迷踪等。其中60多亩的水上森林上海独有,被誉为池杉奇观。
青西郊野公园是上海唯一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园内物种资源丰富,“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湿地、湖泊、河流、森林,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园内常年栖息着众多水鸟,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戴胜鸟、小鸦鹃、棉凫、水雉等,目前已知生活的鸟类达180种。在水生植物方面,园内不仅有千亩荷塘、江南水八仙,还发现有野生水车前、水蕨等珍稀水生植物。
公园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建设背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留园内的自然村庄——莲湖村,充分挖掘、利用原有地理、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为以生态保育、湿地科普、农业生产、体验休闲等主要功能的湿地型郊野公园,旨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田园风光和休闲游憩的郊野开放空间。
定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
以亲子家庭为主要对象,引导广大市民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在寻找自然野趣的同时树立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学习体验绿色发展理念。携手学校,开展生态科普研学活动。
亲近大自然,发现生物多样性
新兴农事体验,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独立营活动;召集周边社区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不定期开展鸟类调查及自然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