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没按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出问题了! 2023-04-14  来源: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

微信图片_20230414154906.png

为保护臭氧层,积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相关修正案,我国于2010年颁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作为ODS最大的使用领域之一的制 冷行业,使用的制冷剂大多数属于ODS,市面上常见的制冷剂的分类及其编号可谓是琳琅满目,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来讲一讲制冷剂的分类和编号的知识!

01

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100kPa)条件下蒸发温度ts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01.png

制冷剂的分类

注:Pc为环境温度为30℃的冷凝压力。

低温制冷剂,如:R113、R114、R21,常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如:R22、R717、R142、R502,常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高温制冷剂,如:R503、烷烃、烯烃,常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

02

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制冷剂可分为以下几类:无机化合物、饱和烃的卤化物、碳氢化合物、共沸制冷剂、非共沸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其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NH3)的分子量为17,则氨的代号为R717;再如,二氧化碳(CO2)的分子量为44,则其代号为R744。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06.png

2、饱和烃的卤化物(包括全氯氟烃和氢氯氟烃等含氯化合物)

这类制冷剂代号是用字母R,和其后跟随的数字(m-1)(n+1)(x)B(z)组成。m=1时,(m-1)可省略;如果z=0,B(z)可省略。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10.png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也按照饱和烃卤化物的编号规则书写,除了丁烷例外写成R600。此外,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a”,如异丁烧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在R后面先写一个“1”,然后写上按氟利昂编号规则的数字。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14.png

4、共沸制冷剂

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500,R501等。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18.png

5、非共沸制冷剂

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其后二位数字按发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400,R401,R407A,R407B,R407C等。混合制冷剂的组分相同,比例不同,编号数字后接字母加以区别。

微信图片_20230414155622.png

小贴士:为区分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常将R分别用CFC、HCFC、HFC、HC代替。

CFC——全氯氟烃,含氯、含氟、不含氢,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我国已在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HCFC——氢氯氟烃,含氯、含氟、含氢,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作为CFC的替代品正在加速淘汰。

HFC——氢氟碳化物,不含氯、含氟,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但温室气体潜能值较高,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正在开启淘汰进程。

HC——碳氢化合物,不含氯、不含氟,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低温室气体潜能值。

图片

来源: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