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QD4209001-2021-001
主动公开
青房管〔2021〕10号
上海市青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21.01.27
青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1月)
第一部分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房管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各街镇的全力配合下,全局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紧紧围绕区政府挂图作战任务清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顺利收官本区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有力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我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工作联动优势,围绕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租赁住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住宅修缮工程、拆房工程、征收基地等重点领域,迅速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筑牢疫情防护墙。
(一)悟初心,党员奋战一线岗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组织成立局抗“疫”志愿服务队,覆盖党员33名,参加锦江之星医学观察点、沪常高速道口、民惠二居社区志愿服务,15名党员群众分批次参与区级“双守双共”战“疫”志愿队,帮助练塘镇、夏阳街道基层缓解防疫工作压力;全局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共计179人次,募集108名党员捐款18300元;积极宣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战“疫”精神,1名同志荣获疫情防控优秀共产党员。
(二)建机制,第一时间防控防守。由各部门建立了5个行业微信群,加强工作落实,全面开展相关工作,确保防疫工作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反馈。针对436个住宅小区、296个备案中介、63个商务楼宇、41个商品房销售项目、21个类住宅项目,21个公租房、4个房屋拆除基地、2个征收基地等分别转发、下发16次防控通知、20次防控工作提示,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推进,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做好相关人员的管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强督查,领导带头开展检查。局党政领导班子带队分6组到11个街镇,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重点围绕租赁房(包括公租房、单位租赁房)、商务楼、住宅小区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局组成11个专项检查指导组100余人,主动对接各街道镇房管所,指导基层一线防疫工作,按照“三个全覆盖”“三个一律”和“三个强化”的要求,重点配合街道基层落实属地化防控措施,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条块联动、联防联控的工作合力,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作表率,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成立联合检查组,就我区开发企业、销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推进企业尽快复工。同时,根据行业防控管理特点以及社区防控管理要求,共同加强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在做好人员复工管理、返沪员工排摸、人员进出管理、密集场所管理、防护物资准备等工作的基础上,同步落实市局房地产交付管理和销售管理有关要求。
二、各级清单任务顺利完成
按照各级政府工作要求,全年市、区、局三级清单任务实行挂图上墙,均顺利完成。
(一)市级清单(4项):包括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工作责任书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20项)、上海市住房租赁工作目标责任书(新增4500套、代理经租房源4000套)、大型居住社区内配套项目建设目标任务(24项)、解决在外过渡户安置工作(1193户)。
(二)区级清单(5项):包括房地产(住宅)投资(171.5亿元)、美丽家园(改造64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提升(提高物业费收缴率)、城中村改造(4个项目)、动迁安置房建设(开工5个、竣工2个、安置316户)。
(三)局级清单(6项):包括维修资金检查(192家)、代理经租新增(4000套)、执法检查(中介36家、物业24家、房企24家、保障房12家、维修资金12家)、保障性住房筹措供应(筹措477套、具备供应条件440套)、租赁住房新增(4500套)、在外过渡户安置(1193户)。
三、各项民生工程抓紧落实
(一)补短板,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大力推进。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收官之年,市局下达的计划目标任务共23项,我区涉及20项,主要分为持续精准补齐民生短板、加快完善服务市场机制、进一步健全社区共治机制三方面内容,我们层层分解任务、细化指标,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强化职责、推进落实,持续精准补齐民生短板,所涉任务均顺利完成。
(二)顺民意,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全面铺开。我区首部加装电梯(晨兴花园5号楼)已于2020年6月2日正式复工,并于10月建成并验收通过;盈浦街道城北新村17号单元、青溪新村16弄1号单元、2号东单元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正式开工,为“悬空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全区启动各住宅小区门栋加装电梯评估工作。
(三)织密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深入实施。全年计划实施改造16个项目、70.79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新工房综合改造项目7个、61.7万平方米,已完成6个项目、47.37万平方米,1个项目因概算调整,预计到2021年4月完工;2019年旧里(卫生设施)改造项目3个、2.79万平方米,已顺利完成改造;2020年旧里(卫生设施)改造项目6个、6.3万平方米,已全面启动实施。
(四)优布局,城中村改造结合风貌保护持续升温。按要求对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一幢一册”编制,我区共涉及朱家角等五镇13处21幢优秀历史建筑。在不影响历史风貌保护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徐泾老集镇、徐泾蟠龙、盈浦、重固4个在建项目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并调整优化华新、赵巷、朱家角、金泽、徐泾6个新筹建项目的实施方案。
(五)合程序,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依法推进。持续推动国有土地上房屋的依法征收工作,按照依法征收的流程、及时间节点持续推进上海精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星皇化油器厂、海霸王(上海)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的依法征收工作,并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启动5个新的依法征收项目,认真建档,多方协调,极力推进。
(六)兜底线,住房民生保障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新增家庭91户、累计526户,共计发放租金补贴805.7906万元;实物配租新增家庭累计231户,累计退出26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本市户籍第七批次签约67套、销售金额5157.85万元,第八批次审核登录79户,非本市户籍第一批次签约7套,销售金额202.34万元,第二批次受理10户,全年累计87户购房家庭完成满5年上市转让事宜,金额7134.6318万元;公共租赁住房筹措房源477套,新增具备供应条件房源440套;完成动迁过渡户安置316户。
四、条线行业监管严格把控
(一)抓特色,住宅物业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理顺行业监管模式,完善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制定并实施《青浦区创建住宅小区“放心物业”实施意见》(青府办发〔2020〕33号),同步下发了《青浦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规范(试行)》、《青浦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指导意见(试行)》、《青浦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度测评方案(试行)》、《青浦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青浦区住宅小区物业分类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通过引导、宣传、评估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提升业主的花钱买服务的理念、提高物业企业的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改善小区管理。
(二)促经济,房产市场调控监管力度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和变动幅度等的指导和审核。同时,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关心和支持力度,主动跨前,通过实地走访现场、约谈企业负责人等方式,了解区内新建商品住宅施工进度,引导企业尽早上市,确保房产市场回归正常、保持平稳。全年共发放预售许可证43份,现房销售备案证明33份。
(三)严质量,住宅建设交付监管方式发生转变。住宅质量监管方面,研究探索处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机制,按市文件要求全面推行新建住宅项目实施购买工程质量缺陷保险,为法律法规未强制覆盖、但已过质保期的既有住房提供长达十年的质量保障。在此基础上,启动第三方房屋质量检测服务,比如华新宝龙城二期外墙渗漏、葛洲坝紫郡公馆地下车库地面开裂等问题,从单一的督促开发商落实维保责任转化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行业服务指导,政府的公信力将大大提高。新建住宅交付方面,全年完成交付住宅项目24个、交付面积124.48万平方米。
(四)拓渠道,住宅维修资金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加大网上维修资金监管力度,监控全区各小区内维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突出问题,特别是对维修资金支取或分摊数额较大及业主意见反映较多的小区开展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全区商品住宅项目专户上线总面积2162.23万平方米,项目总金额18.57亿元;全区上线开户的业主大会242个,业主大会帐户总余额15.99亿元。全年全区归集维修资金合计1.68亿元,支取使用维修资金3862.36万元,公共收益入账5003.64万元。
(五)盯项目,保障房建设监管和进度跟踪全力推进。加大市属、区属保障房建设和监管力度,倒排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每月召开保障房建设专题推进会,跟踪进度、协调推进,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区属动迁安置房建设方面,完成开工7个项目、50.33万平方米,竣工2个项目、19.11万平方米;市属大型居住社区内配套项目建设方面,完成15个项目,其中:开工4个、竣工4个、接管9个、开办4个,目标任务外超额完成2项;商品房5%配建保障房方面,签约12个项目、5万平方米、784套。
五、各类房屋整治深入实施
(一)攻难点,“车库改居”专项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按照《青浦区“车库改居”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三年内(2020-2022年)完成全区1971户“车库改居”顽疾整治。特别是针对6月中旬重固镇夏阳金城一期架空层的部分业主、租户反映的小区架空层改变使用性质的整治问题,在关注媒体报道、掌握舆论动态的基础上,在做好弱势群体极端问题事件防控的前提下,继续通过行政执法手段稳步推进该小区“车库改居”专项整治。
(二)稳秩序,房屋违法使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牵头协调全区“群租”整治工作,指导各街镇对“群租”情况进行排摸,根据排摸情况制定相应治理措施;牵头开展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使用整治工作,全年完成保障房违规使用检查200户。
(三)凝合力,房产行业检查整治工作联合进行。由法规部门牵头各联合职能部门凝心聚力、共同开展房产行业检查整治工作,共检查房产中介37家、物业服务企业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4家、维修资金违规使用12家,确保人居环境和品质得到稳步提升,行业规范保持和谐稳定。
六、市场交易环境整体向好
(一)稳预期,房产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和预期变化。受疫情影响,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共批准上市76.7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0.64%,共成交106.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30%,成交金额513.25亿元,同比增加11.48%,成交均价为4819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00%;存量房成交128.5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1.7%,成交均价2471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83%。
(二)提能效,测绘交易登记数据清晰。全年测绘成果项目总收件296件、完成272件,并全面落实推进“多测合一”成果质量改革。发放不动产证35704件,预告登记5043件,抵押登记27795件,注销登记10654件,协助法院办理司法查封1557件,解封833件,房屋状况查询7826件,房地产登记查询26835件,限购审核6480件。签订二手房网上合同3567件。接收房地产档案资料55843件,接待服务对象19408人次,利用档案28346卷。
(三)推租房,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发展。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积极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做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民生居住。全年住房租赁工作目标为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4500套,全年完成7535套,完成率167.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租赁登记备案2653件。
(四)放管服,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针对企业办事,设立服务专区、当场缴税发证,缩减办理时限、当场给予办结,开通网上办理、线上线下融合,各方面提供便捷服务;针对个人办事,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减轻办件工作量,采取预约登记错峰办理业务、有效缩短客户等待时间,化被动为主动创新服务方式、动态掌握数据、提高办事效率。7个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网通办,27个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无差别受理窗口。同时,青浦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一件事集成业务正式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
七、各类热线投诉落实回应
(一)优服务,住宅小区服务满意度测评名列前茅。委托第三方开展1年2次的全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及时反馈各街镇及物业服务企业。根据测评报告反映出的问题指导物业企业进行整改,同时,测评结果将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在行业争优评优中的重要依据。我区物业管理满意度测评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市排名第二。
(二)重民意,房屋应急管理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论春节还是疫情期间,物业呼叫平台均保持全员在线在岗,保障日常管理工作正常运作。全年应急中心共受理房屋漏、堵、水电等应急维修问题6614件,全部完成报修指令;962121呼叫平台共受理维修、咨询、投诉案件12004件;其中962121渠道维修类4451件,投诉类1823件,咨询类3195件,12345渠道维修2237件,投诉217件,咨询81件。工作态度、服务成效改善较为明显。
(三)聚热点,信访投诉处置和建议提案答复完美达标。聚焦信访和热线工单处置工作,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505件、“12345”工单4874件(其中区级1358件、市级3516件),均积极稳妥处理答复;聚焦两会建议提案,人大建议主办13件协办8件、政协提案主办9件协办6件,“二次答复”主办3件协办5件,均积极稳妥落实。
此外,财务预算、私房落政、公文收发、档案管理、组织人事等内部综合业务工作均稳步开展、运转顺利。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立足当前,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全力推进房企复工复产,房管系统工作开展平稳有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市房管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街镇是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全局上下锐意进取、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常态化防控任务艰巨。疫情带来的美丽家园建设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进度缓慢、房地产市场波动、住宅建设推进压力还较为明显,我区还肩负着加快示范区建设、服务保障第三届进博会、青东五镇联动发展、决胜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更需要我们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坚持服务好我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各项重大任务,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建设宜居青浦。
第二部分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住房发展新一轮规划的启动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五届区委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大力发扬“抢拼实善”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统筹推进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各项工作,确保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各项新轮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启动,努力推动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要落实好明年的具体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要加以转变:
首先,工作主体上,要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不论是房管办事处下沉街镇、辖区内房屋行政管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由街镇房管所具体落实,还是旧住房修缮实施职能转变、大量事务性工作由淀山湖新城公司具体落实,更或是房屋质量处理依靠专业技术力量、查勘检测鉴别和制定合理解决方案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服务,均需我们从方式上、主体上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流程,从具体实施转变为行业监管。
其次,工作推进上,从“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不论是信访投诉处理,还是牵头事项协调,更或是职能交叉界限,在条与条,就具体房管职能方面的工作推进和落实上还是要加强联动、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下好整盘棋;在条与块之间,就具体基层事务方面的工作推进和落实上,还是要将房管部门行业管理和街镇在群众工作中的优势相结合,促进基层房屋管理工作有效加强。
再次,行业监管上,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物业行业监管方面,积极发挥区级联席会议平台统筹协调作用,做实街镇、居民区平台属地作用,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细化加强行业监管;房产市场监管方面,针对项目区域、房屋类型、居住品质等类目,综合考虑项目楼面地价、容积率、集中商业配套等参数,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调控房价结构,杜绝整个项目房价“一刀切”现象;住宅建设监管方面,全面推进并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保险公司可加以管控,在质保期内已发现的质量问题、可即知即改,在质保期后出现的潜在质量缺陷、可用保险资金作为保障托底,确保全过程覆盖。
在转变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在具体推进上要落实以下几点:
一、以“开局”为重点,精准预判各项指标
(一)以挂图为重点,准确上报明年计划。要以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为基础,精准预判明年目标任务,划分时间节点,确保任务量按既定的目标节点顺利推进。同时,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针对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利用平台机制加以协调处理解决。
(二)以承前为基准,着手拟定新轮计划。明年是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要高度重视谋划目标,确保任务数精准。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区属动迁安置房建设等,均为我局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抓紧拟定落实,确保工作有规划、有目标、有成效。
(三)以布局为抓手,启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对于未来五年内实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功能区域建设、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及更好满足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四五”时期,我区住房发展需进一步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着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管理。
二、以“民声”为导向,继续保障民生工程
(一)共建美丽家园,做实“里子”工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作为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明年工作必须聚焦当前居住领域市民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和揪心事、烦心事,出实招、见实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将小区公共安全卫生纳入常态化管理,疫情全球化发展对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的日常管理、防控工作任务艰巨,特别是对于境外入境人员小区居家隔离管理不能松懈。要持续关注疫情发展,将小区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常态化管理,要求物业企业制定分类管理方案、应急方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切实确保广大业主的身体健康。将小区居民自治管理纳入普法性宣传,全覆盖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居民自身素养、提升居民自治管理能力,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小区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解决居民居住、生活中的急愁难盼的问题,切实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老房加装电梯,解决“梯子”工程。将持续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全面铺开启动加装电梯前期工作:强化宣传动员,督促各街镇遵循“业主自愿、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兼顾各方,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原则,组织好小区居民的宣传动员工作;强化组织协调,充分体现居民区党建引领作用,在居委会的组织下,充分发挥小区业委会的主体作用,有效的协调加装电梯中的矛盾和问题,把民生好事做实;强化工作联动,充分发挥区房管局牵头部门的作用,搭建好加装电梯协商平台,落实区级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主动作为的工作氛围,着力推进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多层住宅小区开展加装电梯工作,真正全面惠及全区有加梯需求的人民群众。
(三)无卫生设施改造,实施“整容”工程。我区非旧改地块房屋无卫生设施实施改造共涉及6个街镇,全部属于保留保护里弄房屋,建筑总面积为9.8万平方,共计2448户。主要涉及白鹤镇、重固镇、朱家角镇、金泽镇、练塘镇、盈浦街道。2019年我区已启动实施无卫生设施老旧住房改造面积2.8万平方,630户。2020年已落实1008户6个无卫生设施房屋改造项目。剩余810户无卫生设施房屋,均位于盈浦街道,属青浦老城区。将通过征收置换等方式,按照旧城区改造“留改拆”的要求,实施整区域的综合改造工程。
(四)改造“城中村”,启动“焕新”工程。持续抓好列入挂图作战任务的4个在建项目的建设,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6个新建改造项目按照市局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区政府会议要求,与市房管局做好对接,与各委办局做好协调,配合重固做好“城中村”方案的调整,督促6个新筹建“城中村”项目尽快优化完善方案,尽快方案上报。
(五)保障住房民生,做优“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区属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住房保障的受益面:廉租住房应保尽保,持续按照“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标准动态调整”的原则,对城镇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力争达到配租率100%的工作目标;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愿配尽配,完成第八批次签约收尾、第二批非本市户籍摇号、看房、选房及签约工作,同时持续做好本市户籍第九批次和非沪籍第三批次申请受理、摇号选房签约及房源筹措等工作。另外,持续做好满5年上市转让的受理、审核、签约及缴款等工作;公共租赁住房托底补位,分类实行房源供应模式,在房源筹措供应上实行梯度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类型人才住房需求提供相应房源,并设想给予企业房源额度,研究制定面向用人单位定向供应公租房的额度管理办法,既简化了人才公寓审批手续流程,又在人才公寓政策框架内给予申请单位更多自主管理权限;同时,根据市房管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企业一线职工公租房保障力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实好环卫、公交、家政、快递等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偏低、住房困难程度较高的公共服务类一线职工的住房问题;动迁过渡户妥善安置,进一步加强供应单及安置房源管理,理清存量、严控增量,统一闲置房源统计口径,加强房源、安置户、供应单三者联动,明年计划安置动迁过渡户386户。
三、以“政策”为引领,严格落实行业监管
(一)抓住住宅物业行业监管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加强物业行业日常指导监管,提升全区物业管理水平,落实好住宅物业行业监管职能。加强指导,严格落实我区住宅小区创建“放心物业”实施意见,推进实施住宅小区物业分类管理;督促规范,充分发挥街镇房管部门职能,通过物业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小区日常监管,动态掌握管理情况、整改情况,确保管理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强化监管,严格落实《上海市物业服务企业和项目经理失信行为记分规则》,完善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信用体系建设;门岗和管理处规范化建设要常态长效,加强各管理处的监管,提升窗口形象。
(二)坚持房产市场行业监管这个“定盘星”。要持续做好房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上市节奏和房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的服务工作,落实好房产市场行业监管职能。把握宏观调控,结合本区的实际,继续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贯彻落实各项房地产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住房限售限购措施。同时,加强房产市场监测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各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并及时反馈;把握上市节奏,密切关注我区市场供需关系,及时根据需求精准调控上市节奏,同时加强地价房价联动,在保持价格平稳的基础上增加商品住房供应量,提振市场信心,确保房地产投资量符合预期;跨前提供服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跨前一步,主动服务,积极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三)聚焦住宅建设交付监管这个“主心骨”。要继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在住宅建设交付这个重要环节中发挥好关键作用,严把审核关,落实好住宅建设交付监管职能。多措并举管控交付风险,加强因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延期交房风险的管控,汇总梳理预交付项目,及时跟进开发进度和情况,跨前指导和介入,采取督促开发企业、加快验收进度、跟踪交房项目等措施,提前规避各种风险;多方联动处理质量问题,完善质保期内住宅交付后房屋质量处理机制,在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启动的初步阶段,继续探索多部门联动模式,对相关质量投诉工作做到细化和完善,从实战中学习和总结鉴别和处理房屋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从法律层面寻找支撑,拟采用社会调解员模式介入涉法涉诉问题,提早规避矛盾升级。
(四)紧盯住宅维修资金监管这个“点穴针”。要持续抓归集、抓监管、抓日常,落实好住宅维修资金监管职能。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手段,继续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深入宣传好维修资金相关法规,主动对接市局条线单位接受业务指导,协同属地房管所,力争将支取维修资金时科目名称设定不规范、公共收益入账率不高、账目公布不规范、维修资金续筹存在困难等难点问题一一化解,进一步提升住宅维修资金监管水平。
(五)举牢保障住房建设监管这个“指挥棒”。要继续加大市属、区属保障房建设和监管力度,对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及时协调难点问题,落实好保障住房建设监管职能。市属保障房配套同步,持续推进和补好大居内配套设施短板,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强化公交配套,加快配套开办运营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导入,编制2021年内配套项目建设任务书并积极推进,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加快建设速度,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以满足居民“开门七件事”需求,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区属保障房抓紧建设,当前,由于受到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政策变化、长三角一体化规划调整、“沪苏湖铁路”以及“轨交17号线西延伸”等重大项目的影响,2020-2022年三年行动计划需进一步调整。根据目前预判,预计2021年新开工5个基地,储备2个地块,竣工4个基地,安置2个基地。
四、以“巩固”为抓手,持续实施房屋整治。
(一)啃硬骨头,深挖“车库改居”专项整治。车库改为居住或经营已成为居民投诉反映较为突出的热点问题,要以“夏阳金城”案例为鉴,继续围绕让城市“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的管理目标,依法重点整治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车库改居”场所,通过彻底排摸清理,按原有房屋性质恢复原状。同时,要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对已完成整治的车库加强监管,巩固整治成效,坚决杜绝违法行为反弹回潮。
(二)由乱到治,开展房屋违法使用整治。继续常态化地协调部署全区“群租”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和完善“群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防止返潮,消除安全隐患;持续开展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使用整治工作,并对前期已整改到位的整改户开展“回头看”行动,将整治成果长效保持下去,确保整治效果长效化,打造安全整洁的人居环境。
(三)重拳出击,强推房产行业检查整治。继续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检查,规范商品房预销售行为,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限购政策、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打击侵害住房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纠正和查处住宅租赁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住房租赁中介行业乱象,进一步优化租赁市场环境。
五、以“平稳”为目标,深入推行租购并举
(一)架构上,搭建租赁平台。随着租购并举住房制度逐步建立,以及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租赁住房筹措工作进入尾声,住房租赁工作将向后续供应管理转变。根据区内租赁住房房源分散分布及二手房市场租赁状况不清晰的现状,计划构建青浦特色的租赁住房体系。下一步,将积极与建融公寓租赁平台沟通协商,拟展开合作试点,同时对接区住房租赁网签备案平台,加快建立统一的住房租赁平台。
(二)管理上,规范租赁登记。加强本区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相关要求,并落实到各受理窗口,进一步规范租赁行为。在受理时,租赁网签和备案业务整合为一体化办理,居民只需进一个窗口,即可完成两项业务,同时材料更加简化,居民办理网签备案无需再提供合同文本,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一窗办理”的高效一体化模式。
(三)房源上,加大筹措力度。继续落实商品房15%配套社会租赁房源,探索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提供多元化的住房产品,鼓励私人民宿、长租公寓、农民住宅和旧房屋进行改造,创造个性化、有文化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支持专业租赁机构的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代理经租,落实对租赁住房开发投资商和运营管理服务商的支持政策。鼓励盘活存量住宅资源,持续开展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转化为租赁住房工作,针对各街镇、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布点非居转化项目。
(四)衔接上,预判分析比例。及时衔接重大产业项目人才导入信息,合理预判分析区域人才流入总量、人口结构与住房类型的关系。根据重点功能区的建设时序,建立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人口调控与住房建设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就业与居住均衡发展。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确定多层、小高层、高层的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社区开发模式,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提高,实现城市组团式紧凑开发。
六、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市民诉求
(一)做强顶部,扫黑除恶。扫黑除恶将转入机制化常态化开展,要全面总结专项斗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转化为制度规范,推动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
(二)充实中坚,壮大队伍。从政治忠诚、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方式、健全机制、沟通协调上教育干部职工主动担当,解决“不愿为”、“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不作为”、“不善为”的问题。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大干部队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惠及底部,回应诉求。在信访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诉求人负面抵触情绪强烈、反复沟通难达成一致等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信访工作中体现“诚心、真心、决心和恒心”,通过了解诉求、吃透核心要点,找准症结、掌握诉求意图,创造条件、抢抓破解先机,使“疑难”变为“不难”,把息诉罢访、群众满意作为解决疑难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到“首次诉求化解好”的同时,做到“未停诉的稳控好”、“停访息诉的巩固好”。
同志们,奋斗书写担当,实干赢得未来。2021年,要继续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凝聚合力,处理好前期存量、后期增量、程序减量、方式变量、职能流量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工作能级水平、放大能量叠加效应、加速全员能力倍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