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进一步规范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行业许可的通知

主动公开

2012.05.04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华新镇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行业,促进华新镇居民服务业健康发展,保证社区居民正常消费需要,现将《上海市经委关于本市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行业若干规范意见》转发于你们,请对照意见认真执行。

  

附:《美容美发、沐浴、足浴单位汇总表》

  

  

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经委关于本市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行业若干规范意见

2006-04-24

各区(县)经委(经贸局):

  为贯彻市委市府关于加强平安建设的指示,根据市政府沪府发(20063号文件精神,从本市实际出发,通过制定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行业的若干规范意见,促进本市居民服务业健康发展,保证社区居民正常消费需要,增强社区综合管理功能。

  一、网点配置原则

  在本市社区内设置理发、足底按摩和泡脚等居民服务业网点应当根据社区需求实际和社区管理要求,坚持保证市民正常消费需求和保持服务网点合理布局相结合。

  区(县)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和房地等部门,根据社区居民正常需求提出服务网点设置具体规划,调控总量,合理布点;各街道、乡镇根据本地区实际,具体落实网点设置。

  1、理发店(室)。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和杨浦区的网点一般按常住人口每2,000人配置1个理发店(室);其他区(县)网点一般按常住人口每1,000人配置1个理发店(室)。

  2、足底按摩和泡脚店。一般按常住人口每10,000人配置1个足底按摩和泡脚店。

  二、场所设置条件

  鼓励支持有品牌并有能力开展连锁经营的企业进入社区设置服务网点,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1、理发店(室)。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和杨浦区的理发店内配置理发席位不少于4个;其他区(县)理发店内配置理发席位不少于3个。席位面积不得少于4.5平方米/个。洗头区、顾客等候区等其他辅助服务设施区域不得低于5平方米。不得设暗间、包房服务。

  2、足底按摩和泡脚店。用于足底按摩和泡脚服务的席位配置不少于10个。席位面积不得少于6平方米/个。店内公共用具消毒间、储藏室、卫生间、更衣室等区域不得低于40平方米。不得设暗间,包房设置符合有关规定。

  3、行业标志明显。证照核发部门统一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加强各证照之间的衔接。经营户制作的店招必须与证照核准的名称相符合。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技术等级证书要明示于店堂醒目位置。

  4、场所环境良好。服务网点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三、卫生条件及技术规范要求

  1、理发店(室)

  (1)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GB96661996]规定的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要求,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验合格;

  (2)设有消毒专用的设备,并设有皮肤病患者的专用工具;毛巾数量每座位不少于3条,并视业务情况定期更换,保持干净;顾客使用的胡刷、剃刀等应为一次性用品或保证一客一换一消毒;

  (3)根据国家行业标准(SB/T102701996)规定,每店必须配备2人以上具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美发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并在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服务人员无传染病、皮肤病,定期体检,并持卫生行政部门《健康证》上岗。

  2、足底按摩和泡脚店

  (1)严格按照卫生、质量技监部门的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并经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审验合格;

  (2)有严格的宾客用品更换、洗涤、消毒制度;毛巾、修脚刀等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要求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用于泡脚的中药不得使用“三无”产品,必须出具合法途径采购的发票;

  (3)根据市劳动和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海市按摩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劳保技发[2002]45号)的规定,每店必须配备具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摩师或足部按摩师3人以上,持证上岗,并在上海沐浴行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服务人员无传染病、皮肤病,定期体检,并持卫生行政部门《健康证》上岗。

  四、网点开设程序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有关规定和上述服务网点设置规范条件,足底按摩和泡脚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有关标准核发《卫生许可证》,然后持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2、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发放证照前组织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的相关工作事项由所在地街道、乡镇综治办具体实施。通过组织听证,充分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网点开设应当取得相关行业协会对所开设网点的场所设置条件、技术规范要求、从业人员资格等的认可,并与行业协会签定行业自律承诺书,作为听证的重要内容。

  3、理发店、足底按摩和泡脚店应当分别向所属行业协会进行企业信息备案。经营者主动接受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技术规范、法制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协会要加强行业诚信经营建设,逐步将服务行业的企业和个人诚信经营内容纳入联合征信记录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