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绿色青浦 青矫课堂”助力社区矫正对象积极融入社会

主动公开

2023.12.22

“绿色青浦 青矫课堂”项目以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因人施教,实施针对性、个性化教育活动。2023年,项目通过法治教育立新行、职业技能助就业、传统文化润人心、感恩教育塑新我、健康引领新生活、公益活动强责任系列教育活动,将教育矫治贯穿于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始终,指导社区矫正对象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提升道德素质和健康意识,修复社会功能,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再次犯罪。

一、法治教育立新行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个人的言行,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项目邀请公安、检察院、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普法授课,围绕民法典、禁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教育。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律素养,使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成为守法公民。

二、职业技能助就业

职业技能是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绿色青浦 青矫课堂”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就业困难、有培训意愿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通过政策专题讲座、生涯规划和职业体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求职意识,掌握科学的求职途径,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为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三、传统文化润人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青浦区历史悠久,历经时代的变迁,依然保存了一大批文物胜迹。通过项目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探寻青浦曲水园和重固章堰古村落,欣赏建筑本身的历史脉络,在“生长、生存、新生”理念中,体悟古建筑背后蕴含的智慧和中华文化底蕴。组织参观青浦博物馆,了解古代上海和青浦历史。结合元宵、端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带领社区矫正对象感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理解其中的传统美德。在教育矫治工作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区矫正对象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感恩教育塑新我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在清明期间,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在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和瞻仰革命先烈,让他们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国庆期间,邀请了退役老兵讲述自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他们的坚韧,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社区矫正对象共享,帮助他们汲取力量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健康引领新生活

健康是人的一种状态、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包括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邀请专业医生、教练等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户外团康活动、安全教育等,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了解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公益活动强责任

开展公益活动是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绿色青浦 青矫课堂”项目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依托青浦法治广场、曲水园、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公益活动基地,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为社区矫正对象更好的回归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度“绿色青浦 青矫课堂”分类教育项目紧紧围绕教育矫正的目标任务,不断实践“按需施教”教育矫正模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下阶段,青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将进一步聚焦“教育温度”,推进帮扶人性化,促使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