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人在景中游法在游中学,“青浦区环城水系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正式启动

主动公开

2023.08.06

下载tu.jpg

7月31日晚,上海市青浦区在青溪园正式启动“青浦区环城水系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长三角法治会客厅”,该项目的启动将为青浦“水乡会客厅”建设增添“法治助力”。

青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区办主任顾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健,副区长、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姚少杰,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青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吴建英等出席活动,并共同按下启动按钮。

顾骏在讲话中强调,青浦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嵌入式、融合式、浸润式的新时代普法工作新理念,持续推动法治青浦建设。环城水系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的启用让法治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走向具体的实践,成为更贴近群众日常生活、满足多元法律需求的综合性场所,进一步扩大青浦区主流法治文化阵地在长三角地区的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

姚少杰在致辞中表示,青浦区依托环城水系公园这一城市名片建设“环城水系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实现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提档升级和全城覆盖,实现与现有各级法治文化阵地的协同联动,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为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享受公共法律服务、树立法治信仰提供更多阵地和空间,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老百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进法治青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夯实基础。

建设“青浦区环城水系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是青浦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的又一力作,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广泛利用“嵌入”方式,通过数字赋能的现代化手段促进法治文化与其他文化方式的充分“融合”,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法治宣传的“浸润”效能;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一改以往法治宣传扁平化特点,推动形成群众休闲、法治宣传、民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格局,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现代化改革,并创设性地架构了“12345”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的新功能。

一座水系综合利用。依托环城水系公园打造的法治文化建设综合体,集人民群众休闲地、法治文化传播地、民生服务实践地三位一体,让法治文化与水乡文化高度契合,真正实现“人在景中游,法在游中学”。

两位先辈引领传承。陈云,青浦区练塘镇人,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为我国宪法的制定和完善作出了杰出贡献;许崇德,青浦区金泽镇人,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亲历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被誉为“中国宪法学泰斗”,青浦先后建成陈云纪念馆和崇德尚法文化馆,并挖掘一大批红色法治文化遗存。这些名人故事、红色历史和其他法治文化遗存被完整植入综合体,积极倡导“先辈引领,法之传承”的法治文化传播理念。

三大战略见证成果。青浦同时承载进口博览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大国家战略。近年来青浦着力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卓越法治政府,以法治昌明的发展环境护航三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实现“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的美好愿景。综合体通过重大国家战略任务的落地见效,展示近年来的法治建设成果。

四大文化协同浸润。综合体充分融合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四大文化,通过赓续红色基因、发现江南魅力、诠释海派内涵,打造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精神品格高度契合的法治文化建设大格局。让法治研究成果更加丰硕、法治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法治群众性活动蓬勃开展,其浸润之势,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五支队伍服务民生。综合体建设开法律服务植入法治文化建设之先河,组织公务员、调解员,志愿者、律师、专家五支队伍入驻综合体,打通民生服务和文化建设融合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践行“法治为民,从我做起”。

青浦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员单位、各街镇的分管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环城水系17个驿站的“法治屋”同步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