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这个春天,一起来朱家角张马湿地赏鸟 2025-04-21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

爱鸟护鸟,人人有责

上海市第44届“爱鸟周”主题是

“清除鸟网,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

活动时间为4月12日至4月19日

让我们跟着镜头

一起来欣赏青浦区朱家角张马湿地

鸟儿的身姿,共同欣赏飞羽精灵↓

0418_142448_691.jpg

青浦区朱家角张马湿地(谢汉宾摄)

青浦区朱家角张马湿地

即青浦区朱家角虎纹蛙野生动物栖息地

地理位置优越,水系发达

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较高

鸟类种类丰富

 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留鸟

上体橄榄色,腹部白色,两眼上方至枕后白色。喜食植物果实,常见于林绿地、灌丛等生境。

0418_142643_148.png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留鸟。

通体黑色,额羽发达,两翅有白斑。常在高架桥的洞穴中筑巢。

0418_142727_568.jpg

 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留鸟。

后颈珠状细斑,外侧尾羽黑褐,末端白色。常见于多树草地、郊野农田和村庄附近。

0418_142822_594.png

 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留鸟。

黑色眼罩,声音粗犷,可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性凶猛,以昆虫为食,亦捕食蛙和小型鸟类,常将猎物挂在小树杈或者荆棘刺上。

0418_142905_390.png

 喜鹊 

Pica pica,留鸟。

黑白色为主,体羽黑色,部分具蓝绿色光泽。见于从森林、乡村至城市的多种生境,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杂食性,多营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

0418_142948_311.jpg

 鹊鸲 

Copsychus saularis,留鸟。

又称“四喜鸟”,头顶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带蓝色金属光泽,以昆虫为食。

0418_143020_747.png

 北红尾鸲 

Phoenicurus auroreus,冬候鸟。

两翅黑色,具明显白色翼斑。动作敏捷,尾常上下摆动,头不停地低下、昂起,还常伴着较微弱而单调的叫声。

0418_143051_309.jpg

北红尾鸲(雄)

0418_143121_255.jpg

北红尾鸲(雌)

 红胁蓝尾鸲 

Tarsiger cyanurus,冬候鸟。

雄鸟头、上体、尾和尾上覆羽天蓝色,两胁橘红色。多单独或成对见于针阔混交林中。

0418_143157_992.jpg

 暗绿绣眼鸟 

Zosterops simplex,留鸟。

头及上体橄榄绿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前额和喉部黄色,胸浅灰色,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鲜黄色。

0418_143242_739.jpg

 大山雀 

Parus major,留鸟。

脸有白斑,背部黄绿色,翼上具一道白色翅斑,下体黄色,一道黑色带自前胸延至腹下。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

0418_143309_336.jpg

 黄腰柳莺 

Phylloscopus proregulus,冬候鸟。

体色以橄榄绿色为主,在林冠层穿梭跳跃,觅食昆虫及幼虫,偶食杂草种子。

0418_143357_342.png

 灰头鹀 

Emberiza spodocephala,留鸟。

繁殖期雄鸟的头、颈背及喉部灰色而无条纹,眼先及颏黑色,越冬于芦苇地、灌丛及林缘,不断地弹尾以显露外侧尾羽的白色羽缘。

0418_143439_707.png

 黑尾蜡嘴雀 

Eophona migratoria,留鸟。

喙色浅而硕大,黄色而端黑。雄鸟整个头部辉黑色,体灰,两翼和尾羽辉黑色,两胁沾棕黄色。

0418_143523_809.jpg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冬候鸟。

猛禽,停栖于柱子或枯树上,常从地面捕捉猎物,喜开阔原野。

0418_143601_451.png

 白鹭 

Egretta garzetta,留鸟。

体羽白,繁殖期枕部具两根狭长的长矛状飘羽。喙黑,脚黑,趾呈绿黄色。常见于河道边缘、稻田或滩涂地,以鱼、蛙和昆虫等为食。

0418_143628_974.png

 斑嘴鸭 

Anas zonorhyncha,冬候鸟。

通体黄褐色,喙灰黑色而尖端黄色,脚红色。

0418_143658_796.png

 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留鸟。

身体大部黑色,喙前端黄绿色,喙基至额甲鲜红色,尾下两块白斑,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

0418_143802_282.jpg

 普通秧鸡 

Rallus indicus,冬候鸟。

上海少见,栖息于水边植被茂密处、沼泽及红树林,生性畏人,常单独活动,遇人迅速逃匿。

0418_143852_836.jpg

我们呼吁,与野生动物打交道,请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给野生动物留有足够的距离和空间,就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

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些飞羽精灵,加入到保护鸟类的行动中,让爱鸟护鸟成为习惯,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