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夏日蛇出没,莫慌!青浦区常见蛇类盘点与安全应对指南 2025-08-04

0804_125814_967.png

夏意渐浓,草木繁盛,公园绿地、森林湿地也迎来了蛇类“邻居”们更活跃的季节。那么在青浦区,哪些是相对常见的蛇类?万一不幸被蛇咬了,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份科普指南,带您一探究竟。

青浦区蛇类“邻居”大盘点

青浦区常见蛇类:赤链蛇、黑眉锦蛇、乌梢蛇、短尾蝮等。

赤链蛇

拉丁学名

Lycodon rufozonatus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游蛇科 赤链属

识别特征

微毒,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红色倒“V”字形斑,有时不明显。

生境特征

生活于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

习性特征

于傍晚活动。以蛙、蟾蜍、蜥蜴、蛇、鱼、鼠等为食,亦能捕食小鸟。

0804_130044_740.jpg

黑眉锦蛇

拉丁学名

Elaphe taeniura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游蛇科 锦蛇属

识别特征

眼后有明显的黑纹,体前中段有黑色梯状或蝶状斑纹,体中段之后两侧有明显的黑纵带达尾端。

生境特征

常在房屋及其附近栖居,好盘踞于老式房屋的屋檐。

习性特征

体型大,行动迅速,善攀爬,性较猛,受惊扰即竖起头颈作攻击之势。食鼠类、鸟类及蛙类。

0804_130153_976.jpg

乌梢蛇

拉丁学名

Ptyas dhumnades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游蛇科 鼠蛇属

识别特征

背中央2-4行鳞起棱,背面绿褐色或棕黑色,背侧两条黑纹纵贯全身。

生境特征

常见于农耕区水域附近活动。

习性特征

行动迅速而敏捷,主食蛙类,小鱼及蜥蜴、鼠类等。

0804_130255_307.jpg

短尾蝮

拉丁学名

Gloydius brevicaudus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蝰科 亚洲蝮属

识别特征

毒蛇,上颌骨具管牙,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头背具对称大鳞片,背面两纵行大圆斑。

生境特征

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附近,甚至城市园林。

习性特征

食性复杂,鼠类、蜥蜴、蛙、鱼和蛇,利用坟堆、树洞或其他动物如鼠类的洞穴作为洞穴。

0804_130350_538.jpg

虎斑颈槽蛇

拉丁学名

Rhabdophis tigrinus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水游蛇科 颈槽蛇属

识别特征

头部椭圆形,黑色斑纹,颈部背面中央有一条凹槽。齿槽后方的牙齿高度异化,达氏腺具毒素,虎斑颈槽蛇是毒蛇之一。

生境特征

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农田、水边。

习性特征

捕食蛙类、鱼类、鼠类。

0804_130459_228.jpg

红纹滞卵蛇

拉丁学名

Oocatochus rufodorsatus

纲、目、科、属

爬行纲 蛇亚目 游蛇科 滞卵蛇属

识别特征

半水栖蛇类,全长约1米。体背面淡红褐色,具四条深棕色纵纹,头部有三道深棕色“∧”形斑。

生境特征

生活于河流、湖泊、池塘、田野篝处,多于晴天活动。

习性特征

捕食鱼、蛙,也吃蝌蚪及螺类。

0804_130632_809.jpg

被蛇咬伤急救指南

青浦区的蛇类“邻居”绝大多数都是无毒的,而且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所以,遇到蛇,莫慌,它们通常会自行离开。但是,如果真的不幸被蛇咬伤,该怎么办?请收下这份科学急救指南。

▷ 首先尽量保持冷静,缓步撤离现场,避免快跑,以防加快毒素扩散;同时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如有条件可拍照,但不要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 及时取下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用绷带在患肢绑扎,并用夹板或树枝固定伤肢,伤口处用浸湿的干净布料轻轻擦拭,去除污渍,再用干净布覆盖。

▷ 简单处理后,尽快拨打120或用交通工具送医;如无交通工具,建议由他人背送,避免患者自行行走。

▷注射抗蛇毒血清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毒蛇咬伤在发病初期都有2~4小时的黄金救治期,越早启动抗蛇毒血清治疗越好。

据上海市疾控公开信息显示

上海目前有13家医疗机构备有抗蛇毒血清

名单如下,欢迎收藏转发

或许就是危急时刻的“救生指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交大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奉贤区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亭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