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 2022-10-29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无
2022-10-29
2021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54.8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全区地区增加值的4.2%。有银行29家、经营网点138个,小额贷款公司4家,商业保理公司5家,典当行9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新增场外市场挂牌企业12家,其中上海股交中心12家。年末全区29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5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2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个人存款余额115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结构性存款余额4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18亿元。各项商业贷款余额14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单位贷款余额75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个人贷款65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他贷款余额32.88亿元。公积金贷款204.4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推进金融发展规划研究。完成《青浦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同市金融局、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研究,5月8日,专题到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青浦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加强跨省域、跨地区的一体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建设示范区金融高地。长三角金融产业园于2020年5月成立,引入和服务各类泛金融及非金融类企业,集聚基金规模1500亿元。与联储证券签署营业部落户协议,推进中美绿色基金、联合产权交易所分支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支机构等落地园区。
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聚焦“三农”、特色产业、跨域创新等领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金融数字化赋能绿色农业、赋能商贸文旅、赋能一体化发展,实现秋粮收购及农业保险赔付、古镇旅游消费购物、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特色供应链金融、跨区域公共交通、跨区域异地公积金提取等开通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聚焦“进博会”开展数字人民币运用场景的研究,以数字人民币助力放大进博溢出效益。
提升金融赋能实效。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实施细则金融服务扶持条款,形成13条可落地、可操作的“金融一揽子政策”,2021年,向15家基金公司及1家融资租赁企业扶持2133万元。聚焦青浦新城建设重要战略,邀请18家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企业参加金融赋能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综合授信及倡议仪式,6月10日,在陆家嘴论坛上,“五个新城”与五大行签署金融支持新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青发创投基金基金运转有序,参股市场化基金9只,撬动社会资本58.8亿元,扶持精测半导体、东芯半导体、肯耐珂萨等青浦优质企业,所投项目有9家企业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工作。
完善金融人才机制。依托“青峰”人才扶持政策体系,会同区人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人才专项扶持前期研究工作,为区金融业发展汇聚人才支撑。举办“慧政学堂”青浦区领导干部金融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对经济金融领域相关知识的储备。
金融业监管、稳定。开展小贷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日常监管工作,确保四类机构平稳运行。建立金融安全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协调机制、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等机制。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风险综合研判分析,协同联动开展防范化解工作,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