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一镇一品 | 香花桥街道:“香”悦益企 时间:2024-11-28
香花桥街道位于青浦新城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西临苏州国家高新经济区,是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在企业开展区域合作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香花桥街道牢牢把握当下战略叠加、创新赋能的发展机遇,加强与青浦工业园区等单位的紧密协作,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全力打造“香”悦益企营商品牌。“香”悦益企,取自“想约一起”的谐音,寓意街道和企业一起携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香”字取自香花桥街道的名称,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象征着美好、舒适和愉悦的氛围。“悦”字表示快乐、满意和愉悦的情感,象征着合作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以及企业对合作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期待。“益企”是“有益于企业”的缩写,强调了合作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益处,同时也暗示着这种合作是双向的、互惠的,能够为街道和企业带来互利共赢。同时以“‘香’悦营商,益企无忧”为宣传口号,努力厚植近悦远来营商沃土。
街道围绕营商品牌建设,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工作基础与区域实际,汇聚各方面服务资源,着力打造“一机制两平台三清单”的综合性企业服务体系。
一、“一机制”即“1+1+3+X”企业服务工作机制
即建设一个窗口、设立一个工作站、夯实企业服务“三级网络”、探索X项企业容错机制,切实做好安商稳商和企业服务工作。
1、建设一个窗口—企业服务专窗。整合街道各部门服务企业资源,围绕企业关注度高、需求性强的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梳理出涵盖企业经营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共4类35项服务事项,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企业服务专窗”,提供一站式咨询、集成式办理,让企业办事快捷高效,寻找专业服务有效。
2、设立一个工作站—街道服务园区工作站。打造企业服务“升级版”,进一步在工业园区嵌入街道“工作站”,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属地政府“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一方面园区企业涉及街道初审的光伏项目、现代服务业金融项目、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等均可在工作站内一站式办理,让企业节省在园区与街道间往返环节,提升涉企事项审批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协助园区重大项目落地,做好公共服务各项保障工作,在项目跟踪过程中,在获取以商招商、做大各项经济指标基本盘的机遇上,与工业园区齐心协力、合作共赢、共同进退。
3、夯实企业服务“三级网络”—一级网络:领导“直通车”网络;二级网络:部门“合议庭”网络;三级网络:村居“侦查哨”网络。推进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制度常态化,在“服务包”制度基础上叠加“三级网络”,充分发挥三级服务网络走访沟通、诉求响应、问题协调、政策送达的集成式功能复合效应。领导“直通车”网络,主要落实街道领导常态化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助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部门“合议庭”网络,以街道经济服务办为牵头单位,会同其他部门,搭建政企服务联审、合议网络,对专窗、工作站及其他渠道收集到的问题,及时梳理解决;村居“侦查哨”网络,街道村居作为最贴近企业的属地单位,第一时间发现、了解并传递企业可能发生、需要咨询或急需解决的问题。
4、探索X项企业容错机制: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部署,以惠企服务为宗旨,厚植企业成长沃土,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综合考虑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在经营过程中的一贯表现以及违法情节和程度等,加强与辖区司法、执法部门信息沟通与交互,积极探索企业容错机制建设,切实保护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法治环境,持续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二、“两平台”即政企沟通交流平台、政策直达快享平台
搭建政企面对面沟通平台,依托区行业主管部门、街道人大工委、工会、统战、司法、党建等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源优势,倾听企业心声,进一步促进政企互动交流,有效推动各类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商会资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拉近政企距离,让企业安心发展。
搭建政策宣贯培训平台,聚焦辖区特色产业,紧贴企业需求,精心拣选企业关心度高、受众面广的扶持政策,继续完善《香花桥街道涉企惠企政策清单》,加快向企业推送“投资青浦——青浦政策一本通”小程序,同时加强与区级业务指导部门沟通协作,密切关注辖内重点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同时,根据企业反映的需求和建议,及时举办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活动,努力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三清单”即专员服务企业清单、领导包联企业清单、企业服务专窗事项清单
形成“专员服务企业清单”,完善企业服务专员、项目管家等制度,切实提升服务专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与工业园区协同联动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信息库,种好责任田,为每个重点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政策诉求、投资计划及资金到位,协调解决企业在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形成“领导包联企业清单”,根据街道经济发展实际,确定重点联系服务企业名单,为每户重点企业明确一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作为联系人,建立“直通车”联系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点对点加强政企互动,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需求,助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政府关怀。
形成“企业服务专窗事项清单”,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入手,统筹机关科室、中心、群团等涉企公共服务职能,归集企业关注度高、需求性强的服务事项,全力打造涉企公共服务新生态,全面推进涉企公共服务工作规范高效,真正让企业享受“一揽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