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及周边乡村调研小记(一)——开弦弓村 2024-02-21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开弦弓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东北部,太湖东南岸。东距上海120千米,北距苏州50千米,南距杭州100千米,村南近沪渝高速公路、村东跨苏震桃一级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图1)。村域总面积477.57公顷,因村内小清河东西走向呈弓形,北滕港与小清河垂直相交向北流去,成丁字形,犹如弦上的箭,由此得村名“开弦弓”(图2)。
图1:开弦弓村区位图
图2:开弦弓村鸟瞰图
(2)人口产业:村域辖25个村民小组,农户747户,常住人口2859人。历史上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桑养蚕、巢丝、渔业等为辅。近年来,形成以工业(丝织、针织)、商业为主和养殖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如今村中以费孝通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图3),围绕“研学旅行、美美江村”主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2021年,开弦弓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336万,农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2432元。
(3)文化荣誉:村庄古代隶属于太湖流域等良渚文化地域,如今吴越文化、太湖文化及桑蚕文化、丝绸文化长期交融传承、繁荣发展;由于费孝通姐弟曾多次访问开弦弓村调研,使其成为中外学者了解、研究中国农村的窗口,成为中国乡村工业的先导。近年来,村庄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美丽家园示范点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图3: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调研
二、规划情况
(1)整体规划:《苏州吴江区开弦弓等长漾北片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的规划范围是:开弦弓村、联漾村、光荣村、太浦河村4个行政村,总规划面积为25.07平方公里。其整体形象定位是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以江村文化为统领,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发展成为一个“江村+”产业特、文化特、生态特、组织特、治理特“五特”于一体的“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开弦弓村的整体定位为“中国·江村研学产业核心”,主要设置会议会晤、文化活动、社会学研究、教育培训等研学主体功能,将村庄打造为泛江村研学产业基地。
开弦弓村至2035年远期规划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总计18.98公顷,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总计8.58公顷,其中国有商业服务业用地4.90公顷、集体商业服务业用地3.68公顷;工业用地总计8.28公顷,其中国有工业用地6.72公顷、集体工业用地1.56公顷;仓储用地总计2.12公顷,其中国有仓储用地2.12公顷、集体仓储用地0公顷。
(2)公建配套:整体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设施分类差别化布局”的原则,配建开弦弓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政务服务、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生活服务、公共安全7大功能。具体项目包括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卫生院、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并保留村内现状文体活动场地和小游园,适当补充银行服务网点等金融设施。
(3)乡村道路:道路等级包括:区域性道路、村庄主路、村内道路、游览性道路(表1)。区域性道路:为跨区域快速路,国道、省道、县道等。村庄道路:红线宽度为5-8米,双向两车道,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村内道路:红线宽度为3-5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双向车道或单车道。游览性道路:红线宽度为5-8米,结合公交站点设置自行车驿站。保护街巷的模数关系,控制宽高比变化保持在30%以内。
表1 开弦弓村道路设施配置一览表
(4)市政设施:开弦弓村的行政村范围内共包括5个自然村,其中:荷花湾属于集聚提升类村庄,开弦弓、四方圩、天字圩、西草田属于特色保护类村庄。这五个自然村在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照明工程的设施上都进行重点配置:给水工程统一采用区域供水;排水工程进行雨污分流,设置独立污水处理设施,优化污水管网;采用箱变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结合公共建筑设置安防监控、邮政代办点;燃气工程接入天然气并各设置1处中低压燃气调压站;环卫方面提升现状公厕达二类标准水冲式公厕,保留现状垃圾分类宣传亭,新建公厕按照二类标准;照明方面采用环保节能型路灯并与特色田园乡村风格协调。
(5)村庄风貌与特色保护:规划对于“田、水、路、林、村”等村庄风貌要素进行整体管控。在“田”的风貌方面提出要通过增加休憩交往空间、增加麦垛、景观小品、田园小径等方式打造香径田园,提高田园的观赏性和参与感;在“水”的风貌方面对村庄周边水系进行整治疏浚,对软质、硬质驳岸分类提升,强化景观效果;在“路”的风貌方面进行街巷等级划分、街巷尺度控制、街巷立面连续性修复和历史文化街巷的内涵宣传以及打造研学游线;在“林”的风貌方面提出在村级主干道两侧补植乔木,增加乡土植被,村级主要次干道和宅间路沿路补植乡土果树、乔木等景观作物。
在村内建筑方面,将其分为改善类、整治类、拆除类三类建筑,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类建筑保留原始结构,对建筑残缺损坏部分进行修补,对建筑整体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整治类建筑通过降低层数、立面整治、屋顶改造等措施使其与村落风貌相协调;拆除类建筑拆除后可恢复为绿地或公共活动空间。新建建筑宅基地需符合相关政策,根据农房设计引导进行建议户型选择或自行设计,高度根据不同分区进行控制,整体色彩运用黑、白、灰色彩元素,样式呼应苏式风格。
此外,在村庄肌理上,规划严格保护村庄依水而建的弓弦格局,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田园乡村景观规格。在风情延续上,围绕传统村落规划,着力展现“江村”风貌、乡土风情,推进村庄绿植精细化、本土化种植,通过最自然的方式还原小清河风貌,推进“江村庭院革命”、建设“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化江村环境(图4-8)。
图4:开弦弓村村庄建筑
图5:开弦弓村村边菜地
图6:开弦弓村水景
图7:开弦弓村街巷
图8:开弦弓村路边花坛
三、产业情况
规划对于开弦弓村的整体产业定位为研学会展板块:以中国·江村研学产业为核心,主要设置会议会晤、文化活动、社会学研究、教育培训等研学主体功能(图9),运营打响江村文化品牌。具体包括研学、乡村商业休闲、羊毛衫纺织、休闲与农业观光、规模化养殖等19个实施项目,项目清单如表4。
表4 开弦弓村规划产业项目清单
图9:开弦弓等长漾片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四、项目实施情况
目前,规划中的江村1936-南园、北园已基本建成,原本废旧的民房、学校等被改造一新,形成中国江村文化园、江村文化礼堂、江村市集、驻村教授工作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里2000多平方米的老旧厂房焕然一新,被打造成极具现代气息的“江村1936 嘉年华”。此外,还有费孝通入住过的“足迹民宿”、还原费老走访场景的幸福凉茶铺、“定胜高” 点心店,以及三味书屋、七约米酒坊、乡土泥玩社、种豆得豆、乡建工作室等景点,为游客和村民提供服务,实现老乡村与新商业的共融发展(图10)。
图10:开弦弓等长漾片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实施项目图
其中,村庄主要的实施项目有:(1)中国江村文化园:由同济大学李立教授设计,包括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费达生江村陈列馆和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三大部分,整体形成兼具传统水乡特色与现代化气息的江村文化园(图11)。(2)江村文化礼堂:由生产大队礼堂改造而成,改造后保留了1969年的历史痕迹。如今江村以“江村文化礼堂”为载体,以“学术江村”为依托,持续开展研学探讨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图12-13)。(3)江村市集: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销售的场所,也是观光游客买农产品的好去处。建筑沿用传统乡村坡屋顶的元素,主要运用木材、白色涂料、玻璃等材质,在延续传统水乡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在结构上进行了适当创新,也具有现代气息(图14)。(4)驻村教授工作室:开弦弓村设有“驻村教授工作室”,由原闲置农民用房改造而成,主要供学术界人士来此驻村进行生活、体验、研究等活动(图15)。
此外,已实施的项目还包括:村民服务中心、宴会厅、香青菜采摘园(图16)、手工作坊群等。
图11:中国江村文化园项目
图12:江村文化礼堂项目
图13:江村文化礼堂内部
图14:江村市集项目
图15:驻村教授工作室项目
图16:香青菜采摘园
五、运营机制
开弦弓村由村、镇集体共同合作出资成立专门的国企旅游开发公司苏州江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村庄整村策划、开发与运营,由村民、商家共同参与,主要收益来源是游客消费收入、租金、管理费以及政府补贴等。村民的收益来自工资、分红、个体经营收入以及租金;商家通过经营获得利益;运营公司收取租金、管理费、自营商业获得收入和政府补贴获得利益。
六、资金情况
在《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中,苏州七都镇开弦弓村综合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设起止年限为2021-2025年。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投资1.5亿元,用于推进地块、厂区资源收储,完成厂房腾退及民房收储租赁;完成缫丝厂房屋加固及缫丝厂新建改建项目落地实施;江村1936·南园部分建成、北园农田区块完成种植、桑园建设,江村1936·嘉年华建成运营;江村美食街完成外立面改造并开街运营等工作。2023年,村庄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设目标为持续推进资源收储工作,推进江村1936南园、北园、桑园、江村村心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工作以及项目的招商运营工作。
七、特色亮点
(1)注重文化挖掘,打造江村品牌。开弦弓村由于受费孝通先生先后26次的调研访问,成为中国乡村工业的先导,因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而闻名社科界,因此被称为“江村”。吴江七都镇紧紧围绕“中国·江村”品牌建设,高质量推进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以构筑丰富的乡村发展业态,运营系列“江村”项目,打响江村文化特色品牌,到2025年依托全镇“一厅、两群、三园”的乡村振兴空间格局,高标准构建开弦弓村发展空间;立足独有文化资源优势,系统性、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开弦弓村的综合提升,聚力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系统运营为支撑的“中国·江村客厅”,形成“江村”文化品牌,加速提升乡村振兴显示度。
(2)村庄整体策划、规划、实施、运营一体化。七都镇开弦弓村村庄综合改造提升由苏州江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运营,首先基于村庄现状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整体策划村庄运营方案,围绕乡村空间结构,导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书写“江村”百年画卷,打造“江村”乡村振兴品牌;其次基于运营方案协同相关技术单位提出村庄规划建设方案,并在运营单位的总体协调下助推社会投资主体进行项目实施、产业运营等后续环节,对村庄整体策划方案、规划策略、项目实施、产业运营等进行一体化设计。2023年6月12日,吴江区七都镇被正式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试点名单(第一批)》,未来开弦弓村的村庄建设将持续根据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要求,形成推进计划。
(3)落实驻村“三师”制度,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细化落实“设计师负责制”的试点要求,坚持“定人定村、深入基层、广泛参与、长久服务”的原则,在开弦弓村推进执行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一村三师”驻村服务制度,加大驻村服务力度。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工程、市政、景观等领域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在试点村庄驻场指导,陪伴式、全过程地参与村庄建设,严格贯彻既定村庄规划,准确把控村庄建设方向,努力补齐专业技术短板,协助开展项目选址和项目建设,提供现场踏勘、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跟踪服务,对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程序性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报批文件进行初审把关,对违反相关规划、设计要求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大幅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建设体现江南风貌和苏州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
(4)充足的资金保障及有序的使用安排。在经济保障方面,开弦弓村合理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性拨款、集体单位、社会赞助、市区级政府与行政调拨、居民筹款等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在《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中,苏州七都镇开弦弓村综合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用于村庄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以及设施建设等,为村庄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开弦弓村综合改造项目建设起止年限为2021-2025年,根据近期实施项目库合理、科学的安排项目资金,截至2022年村庄已完成投资1.5亿元,2023年计划总投资1亿元,保障项目稳步、有序推进,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