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瑞芳故居2024-11-01
夏瑞芳故居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张巷村童南73号。1872—1883年,夏瑞芳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2017年2月17日,上海市青浦区夏瑞芳研究会在商务印书馆创建120周年、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逝世103周年之际,举行了简朴的夏瑞芳故居开馆仪式,上海市青浦区夏瑞芳研究会成员、夏瑞芳亲属以及社会各界70余人出席了开馆仪式,夏瑞芳外孙史济良为夏瑞芳故居揭牌。
夏瑞芳(1872—1914年),青浦沈巷人,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中国近代出版界先驱。1872年出生于沈巷南库村(今朱家角镇张巷村),幼年家境清贫,被寄养在亲戚家。11岁,随母到上海,入基督教会办的清心书院求学,在清心书院求学期间结识宁波同学鲍咸恩、鲍咸昌并成为好友。1889年,夏瑞芳父亲去世,迫于生活,他只能辍学,经人介绍到上海同仁医院当学徒,一年后,辞职到文汇、字林等外文报馆当排字工,学到了一手精良的印刷技艺。母亲病逝后,夏瑞芳成了鲍家的女婿。1897年与妻舅鲍咸恩、鲍咸昌及同事高凤池等集资近4000元创办商务印书馆,夏瑞芳任经理。商务印书馆初创时,只是一家小企业,经过10年艰苦创业,使商务印书馆从单纯的印刷业转向高层次的出版业,实现了商务印书馆的转型发展。分馆遍及全国,资本增至200万元,职工达750人,年出书近300种,此外,还在北京、香港设有分厂,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文化出版机构。1902年,夏瑞芳吸收日资与日本先进印刷技术,成立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开埠以来与日资合作的第一家企业。
夏瑞芳在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曾先后礼聘蔡元培、张元济任编译所长,除出版大量具有权威性的教科书外,还出版辞书、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大型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等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一大批知名人士,如严复、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叔通、胡愈之、郑振铎、竺可桢、叶圣陶、周建人、陶行知等,都曾为该馆作出贡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早年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并在这里参加革命活动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夏瑞芳还设立涵芬楼、五洲大药房、商业补习学校、尚公小学、养真幼稚园、孤儿院等,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并当选为上海市总商会议董事。1914年1月不幸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