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64号提案的答复

QZ120100020220003

主动公开

上海市青浦区区域发展办公室

2022.11.10

办理结果: 解决或采纳 

朱丽娟委员: 

       您在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64号委员提案“加强制度创新,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自示范区揭牌以来,制度创新一直是示范区的核心使命。两年来,示范区出台了制度创新成果共73项(截止示范区建设两周年),同时积极促进制度成果落地实施、释放红利,并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继续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青浦区正面临发挥自身优势、引领示范区主阵地的重大历史机遇。当前,青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突出深化和集成、集中度和显示度、一体化和高质量,在规划管理、生态环保、财税分享等方面积极参与制度创新,正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大道上疾速迈进。  

       一、关于强化配套政策力度方面  

       拟定示范区发展政策。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正在拟定《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第二批)》,设立示范区产业协同发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内符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等要求的相关项目,极大推动了示范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形成更具显示度和感受度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  

       落实人才专项政策。我区2020年发布了《关于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瞄准国内外顶尖人才,按照量身定制、上不封顶原则实施个性化支持:出台高层次产业人才和农业产业人才激励政策,对产业人才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从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扩展到高薪资和知名企业高级职务人员;出台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在购房、租房、积分租房以及人才公寓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并创新推出人才公寓专项补贴新举措;制定发布了人才综合服务清单,在交通保障、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养老保障、医疗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职业培训、业余生活等重点领域推出服务措施。面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协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区积极探索同城共认、信息共享、平台共建等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全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市场化人才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发展。  

       二、关于推动三地产业联动方面  

       打造两大协同发展产业创新带。目前青浦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联动吴江、嘉善、嘉兴、湖州等地,优势互补、产业联动,打造沪渝、苏嘉城际两个产业创新带,形成研发、生产一体化产业基地,推动长三角制造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一是沿沪渝高速(G50)产业创新带。青浦提出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2022年1月正式启动,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构建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并共同推进生活星史论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协同打造一流新型基础设施的数字创新发展带。沿沪渝高速自东向西串联虹桥商务区、青浦工业园区、青浦新城、先行启动区、湖州市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和重大产业项目,未来重点与湖州市对接,共同建设沪湖绿色智造廊道,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在产业和创新协同上合理分工,将沪湖绿色智造廊道打造成为G60科创走廊强有力的北翼。二是沿通苏嘉城际铁路产业创新带。沿通苏嘉城际铁路自北向南串联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启动区、西塘互联网通信小镇、姚庄工业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平台,集聚发展信息技术、智能传感、智能软硬件等产业,打造以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产业经济高地。  

       持续发展总部经济。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等相关要求,青浦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021年以来,陆续出台了《青浦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青浦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对经市、区两级认定的总部给予一系列扶持奖励,同时提供通关便利、交易展示、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一系列便利措施,切实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赋能加力。目前青浦集聚了世界500强企业42家,上市企业3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民营总部等各类总部57家。未来,我区将进一步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功能优势,加快发展高能级总部经济,吸引更多的长三角龙头企业入驻。  

       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招商。结合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聚焦华为、网易、美的等产业发展龙头项目,围绕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深度招商,加强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在青西地区,依托华为研发中心落户,推动一批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落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将研发与销售布局在嘉善与吴江等区域,在避免产业同质化的同时能够极大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效应。  

       三、关于深抓绿色金融发展机遇方面  

       加强顶层设计。对标《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开展本区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工作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产业绿色标准形成,建立绿色项目库,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推动产品创新。聚焦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环境权益融资等领域,鼓励区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形成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发展。  

       推动平台建立。积极争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工作站等平台机构落地,依托上海金融资源优势,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主办单位: 区区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