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统计数据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1.09
2023年以来,区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高质量完成就业培训、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浦实践贡献人社力量。
一、全年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数据截至12月)
1.新增就业岗位完成19233个,完成年度目标18300个的105.1%。
2.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6458人,市下达控制线为7300人,控制率为88.47%。
3.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31人,完成年度目标4900人的133.29%。
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88人,完成年度目标1200人的140.67%。
5.补贴性技能培训43881人次,完成年度目标32904人次的133.36%。
6.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164人次,完成年度目标600人次的194%。
7.高级工及以上评价发证2282人,完成年度目标1494人的152.7%。
8.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423人,完成年度目标220人的192.27%。
9.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率91.74%。
10.引进高层次人才2618名,完成全年目标1800名的145.4%。
二、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及成效
(一)深挖就业培训“蓄水池”
以考核指标为引领,目标任务落实“有力”。结合联系点制度和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建立稳就业工作督导机制,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区11个街镇开展重点督导,与各街镇共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推动落实,强化对就业指标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确保严格按时序进度推进重点工作。以宣传落实为抓手,政策红利释放“有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严格落实市政府支持企业稳岗留工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关于青浦区2023年春节返岗交通补贴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区农民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创业扶持政策举措的通知》等文件。同时,梳理汇总促进就业政策,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和落实,组建宣讲队进企业、园区、社区(村居)等开展宣传。以重点人群为突破,精准帮扶积极“有为”。聚焦重点群体,多渠道挖掘岗位资源,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一人一档”服务记录册,了解就业意向、服务需求等,加大政策支持,搭建供需平台。对重点企业做好用工保障服务,开展“访企稳岗”活动,并制定招聘活动计划,实现区级招聘会“周周招”、区镇联动及多街镇联动“双周招”、“月月招”。今年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7场,共组织用人单位4811家,招聘岗位数22810个,达成意向录用16710人次。以职业培训为抓手,技能提升扎实“有效”。多维度开展职工培训,紧密围绕区内重点产业企业,大力推进“青能浦卓”项目。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组队参加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并承办了“园艺”“电力系统运营及维护”等青浦分赛区项目赛事。为实现农民就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开展2023年青浦区民宿行业技能比武活动,对土厨师、民宿主理人在内的450人开展赛前技能提升培训。
(二)激活招才引智“动力源”
搭台赋能建高地。聚焦“一港两园”建设,精心打造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配套出台园区管理办法,现已累计入驻留创企业65家、留创孵化项目62个,引进留学人员216名,共组织举办131场创业沙龙、创业讲座、专家讲座等活动,推动创业者之间的交流;牵头建设长三角(青浦)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指导园区做好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持续扩大产业园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企业入驻,目前已完成入驻企业146家,实现税收1.1亿左右。深度融合添动力。打造“全链条”“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兑现“青峰人才”政策,做优做强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定期开展“尚善慧聚”人才系列讲座,共组织各类政策宣讲会26场,服务企业785家次,参会人数1262人次。设立西虹桥人才服务站,推进职能下沉、服务延伸,实现人才服务“就近办”。人事管理聚合力。做好街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指导全区事业单位开展人员公开招录、岗位聘任、职称激励、工资福利等工作。开展“支扶学子看德宏”调研考察活动,助推青年大学生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挥“三支一扶”计划输送、培养人才的作用。启动人员疗休养和健康体检工作,拓宽健康管理服务,助力激发事业发展内生动力。聚才汇智谋发展。今年人才引进2618人,居转户2423人,留学生落户627人。加快推进组建本区工程系列建筑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举办“慧才青用”全国高校巡回引才活动,积极承办2023“留·在上海”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聚合全市留创资源集聚青浦,放大活动溢出效应。
(三)立牢民生保障“稳定器”
持续巩固社会保障成果。重点做好未参保和停止缴费人员参保续缴,多方引导主动参保、多缴长缴、应保尽保,全区城乡居民落实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9.65%。高质量完成79个市、区重大项目,积极为被征地人员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助力加快新城建设步伐。研究调整本区征地养老人员、未参保城镇老年人、未参保自理口粮户老年人、原乡镇企业中原居民户口退休(职)人员2023年养老待遇,及时发放一次性节日补贴共计417.36万元。持续提升工伤认定工作水平。严格履行工伤认定案件“三级审批制度”、疑难案件研讨制度等,共办结工伤案件3338件,工伤认定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100%。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有序推进本区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共确认职业伤害终审案件172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要求,我局5大类12种情形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且实现实际受理,并对行政审批事项按业务情形进行分级梳理,明确二、三级审核管理制度和相关授权机制,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持续推进我局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开展公共数据上链工作,全面梳理职责、系统、数据目录,实现公共数据应上尽上。
(四)织密劳动关系“安全网”
巩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态势。坚持“加强预防、强化协商、做好调解”的方针,通过推进集体协商、和谐劳动企业创建、维护新业态领域劳动权益保障,打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动仗”。全年完成1417家企业集体合同备案、700家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新创和复评工作,推进43家200人以上大型企业新建内部调解组织。扎实推进各类矛盾化解处置工作,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590批次、网上信访302件,受理12345热线工单665件。强化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建设。定期对欠薪问题易发多发的行业企业进行排查,对排摸到的存在劳动关系矛盾隐患、经营状况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服务对象名单,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指导。今年以来,共办结监察案件6317件,为5942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6869万元。区、镇两级人社、建设部门和区级代建公司形成合力,落实专人全程跟踪管理,按项目所在地分类归口街镇督办,全国根治欠薪平台线索办结率达98.56%,解决率达89.96%,工资保证金存储缴纳比例为95%。健全部门联动协商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工会、司法及各街镇的衔接沟通,成立全市首个建筑行业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为建筑行业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援助引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共受理争议5751件,调处解决4828件。依法稳妥处置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13369件,综合调解率76.07%,结案率93.99%,按期结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