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建设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推动安全数字转型 支撑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 2022-02-18
在1月17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龚正市长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的要求。青浦已经启动长三角数字干线这一战略,这对服务国家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现代化枢纽门户起到关键作用。按照《应急管理部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青浦应急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管理现代化,强化实战导向和“智慧应急”牵引,结合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导向,建设青浦区企业安全员智慧管理系统,为构建长三角数字干线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化政策支撑,转变安全管理模式。青浦应急结合实际,对“如何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展开深刻思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着力守护城市运行安全上下功夫。经过分析区内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原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在岗,是否履职到位,对遏制安全生产事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浦应急以问题为导向,在全区推行建立三级安全员管理制度,以“三管三必须”为原则,层层压实政府、企业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企业层面,紧紧抓住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少数”,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三级管理体系。政府层面,建立由区级督查,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城运中心管理处置,村居上报隐患线索的三级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丰”字型的安全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丰满了政府监管的触角。
二、强化实战导向,提升安全监管效能。青浦以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和动态清零隐患为根本需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核心,将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业务深度融合。1月17日,青浦应急出台了“青浦区企业安全员智慧管理系统”(又名“青小安”)建设方案。“青小安”的建设属于青浦区智慧应急的模块之一,功能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加强企业安全员对安全生产现场的有效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围绕企业安全员到岗签到、日常巡查、隐患自处等日常实际工作场景,通过数字化和分级监管的方式,管控区内实体型企业安全员在岗情况、工作区域及工作成效。通过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的现代化,进一步提升监管的精准度、有效性和智能化水平,全面促进全区安全监管效能跨上新台阶。
三、注重数据运用,推动安全数字转型。充分利用好系统运行的过程所产生的数据,强调汇聚和应用,采用积分管理的模式正向激励管理优秀的企业,严厉惩戒管理责任不落实的企业。将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用蓝、黄、橙、红四色图的方式予以展现,实现企业安全员排查内容的清单化和和管理成效的可视化。通过安全管理的数字化运用,最终达到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员队伍,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整治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整体降低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目的,以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青浦区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以赶考的意识、昂扬的斗志和奋斗的状态投身应急管理事业。要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为立足点,扎实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动态清零,坚决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以把握应急管理规律特点为抓手,强化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建设;以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为目标,探索应急管理新举措;以应急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撰稿:区应急管理局法制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