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八五”普法回眸 | 区应急管理局:普法与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人人安全”新格局 2025-10-23
为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法治素养,筑牢城市安全发展根基,青浦区应急管理局严格按照《上海市“八五”普法规划》部署,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坚持普法宣传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积极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城市安全治理共同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1.健全责任体系,下好普法“先手棋”
规划先行,责任到位。自2021年起,区应急管理局即制定实施《青浦区应急管理局“八五”普法规划》,明确责任清单,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与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三方责任。围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年度重点,提前谋划,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确保各项普法任务主题鲜明、分工明确、层层落实。
2.抓住关键群体,法治素养提升靶向发力
区应急管理局积极拓展宣传载体,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普法宣传网络。
(一)沉浸式科普,品牌引领:持续打造“应急科普·守护城市安全”品牌,成功举办应急科普讲解大赛,评选出首批11名区级“应急科普推广大使”,并有人荣获市级荣誉。“应急科普进万家”项目通过官微推送优质视频,累计观看超3000人次,让安全知识触手可及。
(二)精准化警示,靶向发力: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聚焦本区电动自行车、高处坠落、火灾等易发事故类型,精心制作《青浦区重点领域警示教育片》,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2150人集中观看,并在官微提供下载(1100余次),强化源头预警和震慑。
(三)零距离咨询,服务民生:创新利用环城水系“法治驿站”阵地,在盈秀驿等地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现场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展示、资料发放、专家答疑等形式,面对面为市民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发放倡议书、手册近400份,将安全普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全域氛围浓厚,综合利用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户外大屏、村居专栏、移动电视等平台,滚动播放公益广告、标语和短视频,累计2.4万人次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聚焦关键群体,扩大素养“覆盖面”
夯实企业根基,连续五年申请专项资金开展重点企业安全培训,开发系列课程,累计培训企业超1000家、受训人员5000余人次。2025年,围绕“除险保安”工程,联合多部门对街镇、部门负责人、企业安全骨干及全区379名村居安全干部开展分级分类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风险防范能力。

4.推动社会共治,促进实践“深融合”
创新实施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自2024年7月市里启动以来,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2260家企业建立机制3084项,报告隐患2919项,发放奖励30余万元。安全生产月期间,联合总工会评选表彰“十佳吹哨人”及优秀组织单位,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监督排查的热情,“人人争当吹哨人”的氛围日益形成。同时,大力宣传推广《青浦区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引导企业员工和市民通过“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12345”、“城市安全随申拍”等渠道,举报“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隐患,有力推动了安全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为城市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青浦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普法宣传工作,创新机制模式,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全力筑牢城市安全的人民防线,为青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