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区科协2022年度法治政府年度报告 2023-03-01

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科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坚持将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深入村居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民法典》及反恐防诈等知识。结合“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向公众开展普法工作。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向居民群众宣传科学防疫、应急救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引导和帮助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群众的反诈骗意识,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年内,共开展各类普法科普宣传12场(次),惠及全区11个镇、街道群众3000余人(次)。

二是助力营造区域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结合区内学(协)会管理、学术创新与交流、科技工作者服务等工作实际,研究制定《青浦区科协学会咨询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区学会咨询项目管理,助力营造区域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学(协)会咨询资助项目的审核,重点关注被资助项目主体有无重大违规或处罚情况。贯彻《青浦区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文件精神,联合开展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制作和分发防诈手册,增强群众反诈意识。

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贯彻落实青浦区《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法治宣传教育。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法治教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硬性学习任务。突出学法用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等指标在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中的重要地位,加强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让考核标准更明确、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核效果更显著。贯彻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保证应公开尽公开,实现信息透明。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包括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21年度部门决算、2021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2021年内审工作总结和2022年内审工作计划、“三公经费”决算表等,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保障公众知情权,打造“透明政府”。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区科协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对标国家、市、区有关要求,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法治理论学习需加强。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科普仍有待加强。

(三)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坚持带头开展干部集体学法和法律培训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年度学法计划,将学法工作实用化、常态化。积极参加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学法模块,通过集中组织学、培训辅导学、调研实践学、个人自主学和交流共促学的“五学”法,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监督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分析薄弱点,及时补齐短板。加强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拓宽业务学习与工作交流渠道,深化本单位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成效。需要决策重大事项时,积极开展多方论证,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智库作用。

三是主动增强防腐拒变意识。带头遵守领导干部《廉洁准则》、《廉洁守则》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纪国法开展日常工作。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工作内外,始终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坚决抵制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下基层调研、外出学习、开会等公务活动都坚持轻车简从,节约经费开支。八小时外也严格要求自我,将家风建设作为个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管好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筑牢清廉防线。

四是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面对重大决定不主观、不专断,客观剖析问题,广开言路,巩固“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格局。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针对科协工作、科普工作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机制,制订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法治宣传教育计划,提升科技领域重点行业、企业法治知晓率。

二是加强科协机关法治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集中、个人学习等形式开展机关法治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学法、知法、用法的自觉性,重点抓好各业务科室工作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强化干部职工法治理念,积极推动科协、科普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