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浦区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QG000000120230040

主动公开

青政务〔2023〕40号

上海市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2023.10.24

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方案》(沪府办字〔2023〕15号)相关要求,加快推进青浦区以“随申码”为载体的城市服务管理数字场景应用,全面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迭代升级,积极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区政务服务办公室紧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青浦区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2023年10月24日


青浦区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

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方案》(沪府办字〔2023〕15号)相关要求,加快推进青浦区以“随申码”为载体的城市服务管理数字场景应用,全面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迭代升级,积极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按照市级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实际现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市级统一要求及部署安排,青浦区进一步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分两年实施。2023年,开展城市物体统一赋码,深化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重点打造以条线为主导的垂直类应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试点先行,拓展“一物一码”;全面深化,做优“一人一码”;全面推广,做实“一企一码”;构建“随申码”全方位应用体系。2024年,持续拓展“随申码”在城市服务各领域场景应用,构建区域性综合类应用,推进“随申码”社会化开发利用,形成常态化运营体系,以“随申码”全域场景带动底层技术突破和模块化、规模化应用,提升城市服务和治理能力水平。

二、工作机制

(一)组织领导

参照市级模式,建立青浦区“随申码”日常推进机制,成立“随申码”应用推进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分管领导,整体工作由区政务办(大数据中心)牵头,区建管委、区文旅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网信办、区城运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工作例会、集中办公等机制,协同推进有关工作。

(二)职责分工

区政务办(大数据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指导监督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建设区级“随申码”承接运行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应用安全保障;区建管委、区文旅局、区卫健委负责“一人一码”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看病就医领域应用推进工作;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一企一码”在市场监管领域应用推进工作;区委网信办负责指导监督“随申码”数据安全相关工作;区城运中心负责在条线部门完成“随申码”“一物一码”相关应用平台(场景)建设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各区级部门加强行业内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随申码”业务场景应用。

三、工作任务

(一)梳理赋码现状

各区级部门要系统梳理本条线原有的城市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含城市部件)等政府管理的各类物体赋码及应用情况,包括赋码数量、展现形式、张贴数量及具体应用场景。

(二)做好数据归集

各区级部门将存量城市物体赋码数据统一归集至区大数据中心,为城市物体统一赋码夯实基础。

(三)加强资源整合

各区级部门要将原有城市物体赋码机制融入“随申码”体系,区政务办(大数据中心)提供统一技术支撑服务,将存量城市二维码对接区级“随申码”承接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存量吸收融合,增量统一赋码。

(四)做好场景拓展

工作专班按照市级工作方案,梳理形成三项区级特色场景应用(见附件3),并牵头部署落实。各区级部门按照市级条线部门统一要求及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区内本条线业务场景应用。鼓励各区级部门向工作专班报送本条线特色应用场景(见附件2),探索“图码融合场景”。

四、实施步骤

(一)存量对接统一赋码工作阶段(10月底)

按照市级相关规范要求,全区各单位不再独立建设赋码机制,并完成存量城市物体赋码对接“随申码”体系工作。各区级部门应于10月30日前完成赋码现状梳理、存量城市物体赋码数据统一归集及对接区级“随申码”承接运行管理平台等工作,实现统一赋码。

(二)场景应用部署落实工作阶段(10月下旬—12月下旬)

1.结合一体化办公平台建设,打造青浦区三项区级特色场景应用。依托全区“一网协同”统一组织架构体系,对全区一体化办公平台用户制发“电子工作证”,支撑多个政务办公场景下的二维码应用;对通过一体化办公平台交换流转的电子公文制发标识码,加强对电子公文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信息化服务应用,对全区政务外网汇聚机房和接入机房赋码,叠加运维管理服务应用,提升政务外网骨干网络运营服务水平。各单位配合做好贴码、用码相关工作,确保“码上协同”场景应用取得实效。

2.落实市级条线部门工作要求,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随申码”应用推进机制。依托市区两级“随申码”应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随申码”在各领域的城市服务功能。各区级部门应按照市级条线部门统一要求及部署安排,积极落实区内本条线业务场景应用,及时梳理、汇总、分析并反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加强市区两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注重探索积累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应用实施经验,并同步做好新闻宣传等相关工作。

3.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形成青浦区“随申码”常态化运营机制。持续优化青浦区“随申码”应用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数据整合利用,试点开展“人、企、物”码关联的综合性应用,探索推进“随申码”与“一张图”的场景融合,实现全空间、全要素的“图码融合”,逐步形成青浦区“随申码”常态化运营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考核监督

建立区级年度考核监督机制,形成有效工作推进抓手确保“随申码”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专班”定期检查抽查各区级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其中进度滞后、推进缓慢的工作任务进行督办督导。

(二)落实经费保障

承接运行管理平台和区级特色场景应用建设所需经费由区政务办 (大数据中心 )做好资金保障。各区级部门落实市级条线相应任务所需资金,由各区级部门自行申报。

(三)推进开发利用

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市级“随申码”创新应用大赛,推进“随申码”社会化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创新基于“随申码”的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场景,持续分批推出好用、管用的“随申码”社会化应用场景。

(四)开展宣传推广

广泛开展“随申码”应用宣传,各区级部门要加强对业务场景应用的宣传引导,着力增强知晓度和影响力,大力提高“随申码”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随申码”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同感。

附件:1.赋码现状梳理情况表

2.“随申码”特色场景应用报送表

3.青浦区“随申码”三项特色场景应用方案

4.第一批单位任务清单


附件1 赋码现状梳理情况表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填表人:

序号
 

存量赋码物体名称

物体赋码类型

存量赋码系统名称

系统域名

存量赋码数量

1

2

3

4

5

备注①:物体赋码类型分为静态物体、准静态物体、动态物体、虚拟物体。土地、房屋、桥梁、林木等不动产物体属于静态物体;灯杆、井盖、摄像头等一定时间内固定放置的物体属于准静态物体;飞机、船舶、汽车等可移动的物体属于动态物体;电子证照、证明文件等本市政府机关核发的电子文件属于虚拟物体。

备注②:如无存量赋码情况,在第1行“存量赋码物体名称”中填写“无存量码”,其他信息无需填写。

备注③:请将本附件填写完成后并加盖公章,扫描件通过“随申办政务云”发送至黄嘉祺(政务办-行政服务中心-信息技术科)。

联系人:黄嘉祺   联系电话:69714367

附件2 “随申码”特色场景应用报送表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填表人:

序号
 

赋码物体名称

物体赋码类型

物体要素信息

应用场景概述

1

2

3

4

5

备注①:物体赋码类型分为静态物体、准静态物体、动态物体、虚拟物体。土地、房屋、桥梁、林木等不动产物体属于静态物体;灯杆、井盖、摄像头等一定时间内固定放置的物体属于准静态物体;飞机、船舶、汽车等可移动的物体属于动态物体;电子证照、证明文件等本市政府机关核发的电子文件属于虚拟物体。

备注②:物体要素信息是指需生码的物体相应的关键要素信息,如行业唯一编码、空间地理信息、外部展示标识等。

备注③:请将本附件填写完成后并加盖公章,扫描件通过“随申办政务云”发送至黄嘉祺(政务办-行政服务中心-信息技术科)。

联系人:黄嘉祺   联系电话:69714367

附件3 青浦区“随申码”三项特色场景应用方案

青浦区已通过市级“随申码”运行管理平台的生码能力,将原有的城市物体二维码应用接入“随申码”体系。当前,正在推进三种物体赋码和场景应用拓展工作,具体如下:

场景一:青浦区对全区政务外网汇聚机房和接入机房赋码,机房物体类型为“静态物体”。在政务外网机房的日常管理中,运维人员扫描机房“物码”后即可快速完成出入信息登记填报,减少纸质手工登记的繁琐手续,并可快速形成出入机房的电子台账,有力支撑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后续计划对全区1452个政务外网汇聚和接入机房统一赋码,叠加包括“故障报修”、“链路升级”等政务外网相关应用服务,提升全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场景二:青浦区对一体化办公平台用户制发电子工作证二维码,电子工作证物体类型为“数字虚拟物体”。在日常政务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扫电子工作证“物码”实现人员身份的在线核验,并赋能支撑多个政务办公场景下的二维码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府事务数智建设水平。后续计划对全区约17000余人统一赋码,提供安全可信的在线身份核验功能,积极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场景三:青浦区对一体化办公平台中的电子公文赋码,电子公文物体类型为“数字虚拟物体”。在日常的机关公文交换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扫电子公文“物码”实现文档红头、文件标题、文号、主送机关等要素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核验,保障公文数据的可靠性,拓展政务数据的安全保障举措。

附件4

第一批单位任务清单

序号

职责分工

责任单位

时间节点

1

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指导监督加强“随申码”城市服务功能工作,建设区级“随申码”承接运行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应用安全保障。打造“码上办理”场景应用。针对全区“一网通办”综合自助终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需求,开展对自助终端赋码试点,市民群众可扫码反馈自助终端问题,工作人员可扫码记录对自助终端的定时巡检。市民群众可基于“随申码”(物码)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区政务办(大数据中心)

12

2

“一人一码”在交通出行领域应用推进工作。

区建管委

12

3

落实市级条线部门工作要求,打造“一码核查”场景应用,市场监管、安全监管等领域工作人员通过专用扫码设备或应用扫描“随申码”,按检查应用场景获取所需材料、证照等企业相关信息。

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局等部门

12

4

指导监督“随申码”数据安全相关工作。

区委网信办

12

5

在条线部门完成“随申码”“一物一码”相关应用平台 (场景)建设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接入“一网统管”平台。

区城运中心

12

6

配合区政务办(大数据中心)依托全区“一网协同”统一组织架构体系,对全区一体化办公平台用户制发“电子工作证”,支撑多个政务办公场景下的二维码应用。

区机管局

12

7

夯实“一码通医”应用场景。加大“随申码”在看病就医、药店购药等应用场景的宣传力度,在全区各大医院、诊所、药店深入开展应用推广。

区医保局、区卫健委

12

8

夯实“一码畅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随申码”在公园、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文旅场所扫码预约、购票、核销、享受服务等“一站式”场景应用,提升服务体验,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军人等群体,在文旅场所扫码自动享受优惠政策,提升服务便捷性。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使用率。

区文旅局、区绿化市容局

12

9

打造“一码推送”场景应用,依托企业“随申码”服务功能,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向企业推送通知公告、惠企政策等互动信息,企业法人或授权经办人可扫企业“随申码”或在“企业专属网页”消息中心查看部门推送信息。

区经委等部门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