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青浦区数据发展管理 工作要点》的通知
QG000000120250010
主动公开
青政务〔2025〕10号
上海市青浦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2025.03.31
各镇、街道,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局,各区级机关、人民团体、区直属事业单位、区属公司:
现将《2025年青浦区数据发展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上海市青浦区数据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青浦区数据发展管理工作要点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更是数据工作“改革攻坚之年”。青浦区数据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依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把握“数据高效流通,释放要素价值”一条主线,以“最大限度开放公共数据、最大范围拓展应用场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为思路引领和目标遵循,着力打通数据共享壁垒,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促进数据共享应用,助力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1.深化“数字青浦”谋篇布局。根据市区两级要求,结合前瞻性专题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深入加强对数字青浦的研究谋划,编制形成《青浦区“数字青浦”建设“十五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数字青浦的发展方向、目标与路径,合理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数字政府治理能力,促进青浦在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2.推进算力建设和调度对接。落实国家数据局监测调度平台先行先试任务要求,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算力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意见》,立足青浦区纳入全国一体化的“青浦云湖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上海)5G生态谷”、“优刻得青浦数据中心”三个算力项目,推动长三角枢纽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提供适应数据规模汇聚、实时分析和智能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并促进算力供需高效对接。
3.推动数字产业特色化发展。在本区软件信息、集成电路、地理空间位置服务、智能制造等“大数字”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绿色算力枢纽建设,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高算力需求产业提供强大支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内数字产业高端化集聚和长三角区域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4.激发数字企业用数动能。建立本区数字领域企业名录,形成企业培育库,构建常态化跟踪、对接及服务机制。通过会议座谈、走访调研等形式征集问题,协调解决,提供并呼吁更多数据、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培育扩大数字领域“头雁”型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对潜在“小巨人”企业遴选识别,激发区内数字领域企业创数用数动能,强化对链主企业数字赋能。
5.培育数据市场活力生态。建立本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企业库,通过会议、座谈、培训等形式,挖掘企业内部特色数据,支持进行数据产品交易,鼓励加入数商队伍行列。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数据高效赋能,汇总梳理形成一批企业“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储备库和项目库,以参与2025年全球数商大会、“数据要素×”大赛等为契机,吸引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布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6.探索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依托区块链等基础能力建设,应用隐私保护等新技术,加快突破数据空间等可信数据流通技术,积极谋划快递物流等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为部门之间、政企之间、产业链环节间数据流通、使用和训练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可信开发环境。
7.打造数据创新实验室标杆。深化快递物流数据创新实验室建设,搭建实验室物理载体,形成完善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及配套制度。探索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拟定运营模式,规范运营过程。强化实验室场景供需对接,促进数据产品孵化,加速低空经济、异常天气人员调度等创新应用场景落地。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向更多行业推广。
8.强化数据资源供给和开放流通。巩固公共数据上链工作成效,拓展上链数据范围,强化上链目录常态化管理。落实市级要求,统筹推进全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深化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做好公共数据运营和治理工作,完善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持续夯实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综合库建设,促进公共数据便捷共享。聚焦高频刚需场景,挖掘多领域数据资源,依托市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动态更新2025年度数据开放清单,进一步拓展数据开放范围,提升数据质量与时效性,赋能基层治理与市场化创新应用。
9.拓展数据创新场景应用。依托DeepSeek等AI基础大模型,建设政务大模型智能平台,以赋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和基层治理为导向,探索打造政务助手AI数字人“智”小青、政策匹配、12345智能派单等创新应用场景。打造“一张图”青浦区节点平台,持续推进空间地理数据归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积极运用市、区两级“一张图”综合服务能力,深度整合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探索厂库房管理、农业耕种等场景应用。聚焦就业、医疗、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