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基地学校教学研讨暨沪滇远程同步课堂研讨活动 2021-11-01
在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的支持下,青浦区崧文小学从本学期起成为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学校,在“双减”背景下,不断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新内涵。
10月26日上午,在崧文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落实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基地学校教学研讨暨沪滇远程同步课堂研讨活动。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熊江婷老师、云南来沪跟岗学习的两位教研员姜德英老师和杨云鹏老师、学科专家张大跃老师、云南芒市风平镇中心校的10余位老师以及我校蒋建英副校长、23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由沈玉萍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第二单元《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沈老师以“做家务情况调查表”的结果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从“家务活动我会做”、“家务活动主动做”、“家务活动应该做”这三个内容,由浅入深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教学中,沈老师创设“家务活动大擂台”、云南学生现身说理等活动,增进了两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了沪滇远程同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接着由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副主持人庄伊群老师主持教研活动。我校青年教师邓婧懿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梳理了各年级教材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分析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一年级许静老师结合雏鹰争章活动、二年级吴艳婷老师结合队活动和日常的班级管理分享了她们将劳动教育落实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经验。随后,网络另一端芒市风平镇中心校的老师也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他们一致认为沈老师的课堂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并充分关注两地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效果良好。李才能校长也再次亲临现场,对这次远程同步教学的实效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达了后续两校师生开展全方位交流的美好愿望。崧文小学副校长蒋建英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们的通力协作,离不开两位基地主持人的悉心指导,同时也是两地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她希望通过后续的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创新研修模式,有效提升同步课堂教学质效,促进两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随后,来沪跟岗学习的云南道法教研员姜德英老师和杨云鹏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两位老师对沈老师的课堂教学予以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教师以自然亲切的教态、流畅准确的语言、层层递进的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沪滇两地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讨论、表达,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参与的有机统一,同时提出开展沪滇远程同步课堂教学有效地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两地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并实现“云端牵手、教研共享”。青浦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熊江婷老师表示崧文小学沈老师无论是课前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充分考虑两地学生的学情,自然巧妙地进行教学上的衔接与互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结果、参与抽盲盒游戏和家务擂台赛、采访云南学生代表等,链接生活、注重体验,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分担家务的意识。
最后学科专家张大跃老师从理念、定位、目标三方面对学科基地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张老师指出要将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立足基地学校将研究成果辐射全区,力争做到五个出,即“出人”,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出课”,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出示范课与精品课;“出经验”,注重总结教研组建设、教研专题、学科基地建设等经验;“出成果”,完成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教学案例集、专题论文等;“出课题”,针对学科教学问题与困惑,开展课题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作为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崧文小学将不断探索“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构建区校联动的研修共同体,努力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撰稿:崧文小学 左一兰
审稿:青教院 熊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