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杏坛初心,奋楫课改新程——青浦区高中英语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专题活动在青浦高级中学举行 2022-11-22
11月16日下午,青浦区高中英语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活动在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顺利举行。本次获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践行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活动由青浦区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员郝民老师主持。
在首先进行的课堂观察环节,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均来自教材内容:《高中英语(上外版)》选必一第三单元 Adventuring。分别由青浦高级中学包亦清老师执教Reading A的阅读课Endurance — The Story of Ernest Shackleton, Hero of the Antarctic,青浦区第一中学的周庆龄老师随后借班教授本单元的听说课Listening: Why do we explore? & Viewing: What it takes to be an adventurer。
在专题发言环节,复旦附中青浦分校的王璇老师,作为青浦区高中英语学科教师基地核心组成员之一,以《统筹单元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为题,从当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现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授课教师完成即时反思后,来自各高中的教师代表依次上台评课,上海市正高级特级教师陆永梅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两位老师的公开课都十分精彩。包亦清老师的课堂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由浅至深,逐步提升思维能力。从内容出发,再联系学生自身生活,让知识落地生根,让阅读真实发生并生成。本课为南极探险家的远征之旅,她的地图设计新颖独到,也让原本冗长枯燥的课本有了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前期的充分挖掘课本信息、化零为整,让最终所呈现的课堂脉络清晰、内容过渡自然。
周老师的听说课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文本难度大和有背景音乐和口音干扰的情况下,学生依然能一步步跟着老师运用符号和缩写记录并还原听到的信息,领悟视频中由多模态资源所传达的探险相关的活动,意义和探险家精神并讨论探索家所需要的品质和精神。
王璇老师的讲座从单元设计的角度解读了两节公开课,并给出了如何明确单元主题概念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如何解读单元的多模态语篇,设计相关联的单元整理目标,如何分析利用单元语篇,对接学情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问题的建议。
老师们都充分认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一一点评课堂中的环节,对于课堂中的不足和疑惑之处也各抒己见。评课的环节热烈友好,执教和听课老师有来有回地探讨着阅读和听说课的设计。比如说,来自青浦区第一中学的管荣臻老师对于包老师为何会想到使用地图十分好奇,包老师也直言在备课期间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沙克尔顿的环行航线是探险之旅的标志之一,甚至月球上也有以沙克尔顿命名的环形山,让她有了将路线引入课堂的想法。
陆永梅老师的发言既幽默又一阵见血。她指出地图的使用正是跨学科的动态教学,问题链的设计是一堂阅读课的脊骨,而师生互动恰是课堂的血肉,学生的习得恰是灵魂所在。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阅读技能融合到课文教学中去,如何将文本内容与学生自身产生关联,如何让课本选文的内核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撰稿:青浦高级中学 包亦清
审稿:进修学院 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