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微项目学习设计初探研讨活动 2022-12-05

2022年12月1日下午,全体自然教师齐聚腾讯会议室,开展主题为“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微项目学习设计初探”的线上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三部分,由自然教研员张敏主持。

首先,是课堂观摩环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朱乃姮老师执教的《昆虫有六条腿》,朱老师创设了“为上师附小昆虫博物馆招聘昆虫讲解员”的情境,设计了“认一认”“比一比”“拼一拼”等三个活动,由浅入深、由点入面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昆虫身体特征的认识。

课后,老师们就这节课开展了热烈地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的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朱老师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帮助学生看清苍蝇棒状翅。研讨中,很多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瀚文小学沈芳珠老师就希沃白板的其他功能作了详细的介绍,建议老师们充分挖掘媒体的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庆华小学张定浩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低年级学生在认识昆虫时不急于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崧文小学秦宛雨老师在教学中利用“五分半课堂”给学生自我表达,保有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1.jpg

朱乃姮老师执教《昆虫有六条腿》

2.JPG

秦宛雨老师“五分半课堂”小册子                     老师们课后研讨交流

接着,是专题交流的环节。逸夫小学陈宇超老师、青浦辅读学校王菊老师分别就“复习课可以这样上”和“我的第一本动植物小书”为例进行专题交流。陈宇超老师从“内容概述”“单元复习课”“实施与优化”“思考与感悟”等四个方面作交流。他认为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骨架,项目化任务的活动设计在复习课中使得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共同探究的热情。王菊老师分享了“我的第一本动植物小书”的教学实践。王老师以自然教材内容为基点,结合凤溪本地农作物种植等内容,从“如何创建?”“为什么创建?”和“怎样创建?”这三个问题出发,向大家介绍如何指导学生把碎片化的内容拼出一本像模像样的植物小书。

3.jpg

陈宇超老师交流

4.jpg

王菊老师交流

最后,教研员张敏老师作活动总结。她首先表扬年轻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真解读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进一步加强单元教学设计,在组织单元教学中早作打算,可以设计微小项目来达到最初单元目标。

 

撰稿:毓秀学校 陆凤

审稿:进修学院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