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小学自然教材实验分析和教学建议——小学自然学科实验能力第二次专项培训 2023-03-06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又是一年芳草续。2023年3月2日上午,青浦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张敏老师携全体专职教师邀请宝山区顾村中心校周斌老就《小学自然教材实验分析和教学建议》展开了培训交流活动。

1.jpg

在培训过程中,周老师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小学自然教材实验的内涵与外延。首先,周老师就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核心问题从哪里来,根据实验在不同维度下的定义,按实验的操作者、实验“历史”、实验本质进行分类。对创新实验进行重点讲解,使用创新材料优化实验过程,使得实验达到更加明显,易被“看见”的效果。

接着,通过小学自然教学基本要求与新课标中的主要学习活动进行对照,强调了实验的基础便是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实验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从观察中得来的。周老师就新课标中的跨学科概念的系统与模型进行介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就是系统,每一个学生学习活动就是模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升。

4.JPG

二是小学自然教材实验活动课堂实践教学建议。通过“冰与水”的案例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进行理解。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尚鸿小学夏艳婷老师在水结冰过程中对试管大小、水、冰块和盐的量难以把握,导致实验失败进行经验分享。周老师通过基于学生感官和经验设计的“传冰挑战赛”进行介绍,并对如何设计活动要求进行提问。御澜湾学校徐莹莹老师表示活动过程中冰块传递快慢的控制的重要性。学生针对观察现象和已有经验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为后续开展作铺垫。在整个冰与水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三位一体”的有效学习问题产生的方法。以传冰挑战赛导入,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问题为起点提出核心问题;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设计制冰比赛;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构建问题系统。

5.JPG

其次,周老师又借助“物质的状态变化”案例,在质疑教学具是否能循环使用的目标问题化下,不断思考,自制“猪油胶囊”帮助教学。并指出探究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自然界奥秘或从事科学活动的心理倾向,不同年段的学生心理倾向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合适的兴趣进行情境的创设。如光的折射案例,庆华小学张定浩老师认为光的折射要与光的反射之间的差异进行引导。周老师也表示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感知了解和推进核心问题聚焦的过程。

6.jpg

最后,教研员张敏老师对今天的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在课堂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都需要来源于问题,如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那就需要教师们要注重学生的问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也会继续为努力探究上好每一节课砥砺前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撰稿:尚鸿小学 葛鸿达

审稿:进修学院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