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标要求 强化学科实践 促进学习理解 ——青浦区小学音乐“基于课标的小微单元设计与实施”主题研修活动 2023-11-08
教研花开十一月,同心掬得满庭芳。2023年11月7日下午,青浦区小学音乐学科主题研修活动在青浦区世界外国语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紧扣课标要求,强化学科实践,促进学习理解——基于课标的小微单元设计与实施”,由上海市青浦区世外学校艺术总辅导员郑敏燕老师主持,区音乐学科教研员王美华老师、区兼职教研员文丁老师以及全体小学音乐学科教师、区学科中心组、区教师研修基地攻坚项目组、联片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四个议程,旨在加强教师对小微单元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理解。
主旨引领·教学起航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由教研员王美华老师就本学期教学研修主题“紧扣课标要求、强化学科实践、促进学习理解”向与会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与会老师再次熟悉小微单元设计和实施的基本路径与要求,呼吁并鼓励在座的老师们将此次研修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探索音乐教学的新方法,勇于实践,不惧挑战,以期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为自己,也为学生们,构筑一条通往美的大道。
单元解析·建立结构
活动的第二个议程,由上海市青浦区崧文小学赵予愉老师针对五年级第一学期“变拍子的无穷魅力”(基于教材自然单元《美好的回忆》的重组单元)这一单元进行主题解析。赵老师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结合“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建立关联、形成结构”的小微单元设计理念和学生学情,通过对《艺术课程标准》和《小学音乐基本要求》的研读,就如何确立单元核心概念、如何梳理两条理解线索,确立两个作品的共性特征及递进性关系,及如何确立单元目标,给大家详细地解析了本小微单元的重构过程。赵老师解读细致、语言精炼严谨,帮助与会老师提前了解了本小微单元的基本结构与内容,为接下来的两节课例观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之有道·探之无涯
活动的第三个议程,是单元三个课时的课例展示。
第一课时《无规律的变拍子在歌曲中的表现力》,由上海市毓华学校吴莉丽老师执教。吴老师运用听觉领先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画图谱、声势律动感受歌曲《小牧笛》节拍交替的特点;在聆听—体验—表现等有层次的学习经历中,逐步深入感知、体验变拍子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无规律的变拍子中感受音乐作品丰富的表现力;在对比唱、律动、混合唱法中引导学生互动式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无规律的变拍子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表达的不同音乐情绪与情境。
第二课时《有规律的变拍子在歌曲中的表现力》,由上海市青浦区白鹤小学林苗苗老师以模拟教学的方式进行,林老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引导学生通过聚焦歌曲伴奏辨别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节拍变化;在图形谱、指挥图谱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中感受歌曲意境的深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听辨与探究,帮助学生了解有规律的变拍子的创作手法所赋予歌曲的表现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第三课时《变拍子三部曲“静.夜.思”——唱、编、创》,由上海市青浦区徐泾第一小学李小芝老师以说课的方式进行。李老师紧扣核心素养,围绕变拍子的表现力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创设变拍子三部曲“静夜思”的情境,以“唱、编、创”开展三步梯度教学,步步巧思,从演绎到编创,由易到难,从输入到输出,帮助学生构建理性的变拍子知识框架,积累变拍子的实践经验。李老师以“拍号有二三,规律有或无,强弱来回换,变化最多端”的口令,帮助学生提取聆听变拍子歌曲时“抓本质(节拍强弱规律)、记妙招(划拍子)、用心听(体会情绪变化)”的方法,并在育人价值上引导学生热爱故乡,感受亲情美好,珍惜童年时光,学会合作与倾听,获得了在座老师的一致好评。
研讨共进·砥砺前行
教研是一场思维碰撞的旅行,活动的第四个议程由几位教师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观摩感受。
毓华小学朱毅老师作为攻坚小组的成员分享了自己在加入攻坚团队后的成长心得,以及参与本次活动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朱老师表达了他对小微单元“聚焦核心概念、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所学所悟,收获了在座各位老师的共鸣。
区小学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博文学校文丁老师对赵予愉老师的单元主旨解析给予了肯定,指出攻坚小组能掌握单元整体设计的思维路径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重整,并从“核心概念是否聚焦、选用的教学素材是否能很好地诠释理解线索、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年段要求、教法是否为目标达成服务”这四个方面,对本单元的建构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文老师还提出作品特征与学习重点的梳理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教学素材的选择要符合符合学生学情、课型的界定等方面对本单元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并鼓励大家继续抱团,共同进步。
朱家角小学王月乔老师从三个“不变”对吴莉丽老师的实践课例进行了点评(“聚焦单元核心概念、对应单元理解线索”的教学理念不变、“基于学法指导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趣”的教学方法不变、“关注作品情感表达、培养音乐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不变);并以四个“变”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变”的更精简、教学环节关键设问能“变”的更精准、教师过程评价小结能“变”的更精练、教学主线脉络衔接能“变”的更精妙)。
实验小学凌娜老师以“层层相接,丝丝入扣,围绕线索,突出重点”高度肯定了林老师的模拟教学,进一步提炼出林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伴奏’感知节拍规律、‘指挥手势’一举四得、‘三个对比’探索音乐表现”的课堂活动巧思及策略方法。
华新小学刘晓丽老师对李小芝老师第三课时的说课进行了点评,她从“微单元规划促成课堂变革、知识迁移促成深度学习”两方面肯定了李老师的设计,并从融入单元评价、以明确学习成果方面表达了对课堂实践展示的期待。
润物无声,携手共进
活动最后一个议程:活动小结。
音乐教研员王美华老师对攻坚项目团队和联片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在后续各单元攻坚小组实践研究中规范区域研修范围流程,并能够借助三级平台,以同伴互助的方式,不断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在参与课堂改进的行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本学期,区音乐学科教研室结合学科教师研修基地,面向全体学科教师开展围绕新课标的各类研习活动。区域层面组织开展覆盖全员的新课标通识培训讲座、在学期中开展以新课标新要求为实践主题的专题研修活动、指导各校学科教研组设计和开展聚焦新课标实施典型问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全体学科教师开展基于新课标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反思、引领带动学科教师努力将新课标学习的效果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且行且思的专业成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相信在联合教研的推动下,青浦区音乐学科的老师们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课堂实践,共谱音乐教学新乐章。
撰稿: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李钰
审核: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