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课堂教学研讨丨“双新”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4-10-28

2024年10月24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举办了一场“‘双新’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教研活动。全区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区初中历史教研员陈丽老师主持。

1.jpg

活动第一阶段,青浦区实验中学王孙昕老师执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第一册》“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课。他立足新旧教材衔接背景,密切关注新增学习内容与要求,以第三单元时间轴导入,引出学习主题,结合文献、实物等多样化的史料类型,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农学、史学等众多开创性的伟大科技与文化成就,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理解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并灵活利用“学史崇德”等辅助栏目,通过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历史细节叙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时人对真、知、仁、善等美好精神品格的追求,凸显学科育人价值。课末,师生共同梳理总结这一时期科技文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这一时代特征间的联系。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的师生互动中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2.jpg

针对王孙昕老师的授课,与会教师基于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相关要求,从内容主旨、教学目标、选材设问、师生互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大家一致肯定了王老师对新教材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围绕教学重难点,基于内容主旨、史学思想方法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有主题引领、有人物故事、有史料细节、有方法指引,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叙述能力,丰富学生学史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涵养文化自信。同时,与会教师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

此外,青浦区东方中学的顾朱杰老师分享交流了其于9月26日在上海市格致中学参加的中学历史学科“双新”推进和展示研讨活动的心得体会。顾老师分享了初高中三位老师的课堂内容,分别是初中《百家争鸣》和高中《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简要介绍了三课的内容主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结构板书等,最后从教材内容、素养目标、问题创设、材料选用等方面突出衔接与贯通的主题。

3.jpg

活动的第二阶段,珠溪中学潘琴芳老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2024-2025年青浦区中学青年教师(2-5年),进行了专业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

4.jpg

活动的第三阶段,陈丽老师以“例说历史叙述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起点”为主题,面向2024届见习教师开展了一场学科常规专题培训。她引导见习教师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文本表述入手,充分把握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紧密结合新教材新增的栏目及板块,阐述了历史叙述的史学定位和课程导向,深入讲解了历史叙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辅以生动而详实的实施案例。最后,陈丽老师鼓励老师们抓住机遇、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此次培训为新一代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PNG

撰稿:东方中学 顾朱杰

审核:教师进修学院 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