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练习讲评设计——青浦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九年级复习专题培训(二) 2025-03-30
2025年3月26日下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练习讲评”专题研修活动在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练习讲评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如何以评价促教学、以策略提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此次活动由青教院附中学科组长赵晓笑老师主持,青浦区八、九年级英语教师,青教院附中英语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一、课堂展示:策略引领,评学共进
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的陈玉婷老师和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朱敏敏老师分别作了聚焦《阅读理解回答问题作业讲评》和《8B Module 1 复习卷讲评》的课堂展示。
陈玉婷老师以学生作业反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展示典型错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错因,成功提炼出三个解题策略:检查答案完整性、利用上下文线索推导信息、多角度表达观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这些策略完成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尾声,借助 “自我评价表”,学生进行深度自我反思,调整学习方法,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完美融合。整堂课,学生从被动接受答案转向主动思考和策略运用,有效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朱敏敏老师则从学生考情反馈入手,对有做题痕迹和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正向反馈,巧妙地帮助学生明确圈划的重要性。在语法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间互助方式,借助自我纠错表订正错误,巩固重难点知识,提炼解题策略。阅读部分,朱老师针对主旨大意题和推理判断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和观看视频等形式,自主归纳和总结解题策略。此外,朱老师巧妙地通过一题多用,深入探究文本主题意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整堂课采用小组合作、“小老师” 讲解、师生共同归纳等多种互动学习方式,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合作探究,学生参与度高。
二、说课评课:深度交流,智慧碰撞
课堂展示结束后,陈玉婷和朱敏敏两位上课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感悟。
陈老师针对学生在阅读回答问题中出现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审题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全面性与深度上存在不足的问题,精准定位教学目标,通过错因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策略,提升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数据反馈到策略提炼,结合自评互评深化知识迁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不过,陈老师也反思到,在学生语言支架支持和优化小组分工的指向性方面存在不足,后续还需进一步改进。
朱老师则分享了她在引导学生从 “被动学” 转为 “主动学” 过程中的三方面探索:以点及面,重点突出;以生为本,形式丰富;一题多用,主题探究。基于错题数据设计分层任务,突出 “一题多用” 的育人价值。并且借助 “自我纠错表”,让教学评价贯穿课前、课堂和课后,通过合作学习反馈,强化思维训练。朱老师反思后续需优化 “自我纠错表” 内容,让学生深入分析错误根源;加入竞赛、游戏等元素增强课堂趣味性;通过分层教学设置不同层次任务并给予鼓励性评价,提升内向或基础薄弱学生课堂参与度。
随后,来自东方中学的教研组长陆彬凤老师和实验中学的教研组长陈佩老师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评价。
陆彬凤老师从 “真实、扎实、充实” 三方面评价陈玉婷老师的课,认为其真实呈现学生共性问题;通过 “习得” 和 “运用” 两环节扎实落实策略教学;内容充实,课程不仅关注题目解答,还注重文本的整体感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陆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课程在情感价值挖掘上可以进一步加强,增加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受到课程的温度。同时,建议在课后进行后测,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陈佩老师肯定了朱敏敏老师本堂课在目标定位、学生角色转变和育人价值挖掘上的表现。朱老师教学目标定位精准,以生为本,通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角色从 “被动听讲” 向 “主动输出” 转变,构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通过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并融入策略指导,同时挖掘文本育人价值,渗透积极价值观。陈老师指出可以进一步优化互动环节,增加更多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应持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三、微讲座:经验分享,引领方向
青浦一中九年级备课组长周燕老师以《聚焦练习讲评,提升九年级英语教学质效》为题,分享了他们在英语练习讲评课中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周老师从精准的数据收集、恰当的讲评方式、点面的错题巩固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借助 AI 技术,备课组能够精准分析错题共性,实现个性反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在讲评方式上,采用 “引导性讲解 + 参与式讨论 + 互助结对” 的多样化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保留率。在错题巩固方面,备课组采取了 “点面结合” 的策略,面上错题通过课堂跟进练习与课后变式训练结合,个性错题则通过同伴互助过关、自我反思整理、AI 助力个性错题以及面批订正、抽问错题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在实践中,他们备课组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利用练习讲评的文本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如何为学困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
四、现状分析与指导:高屋建瓴,拨云见日
最后,青浦区初中英语教研员陈鑫鑫老师针对九年级毕业班专项调研听课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现状分析。陈老师总结了准确把握中考考点、聚焦突破重点难点、关注学生课堂互动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课堂改进的教学建议,如教学目标需精准明确、课堂容量需合理控制、课堂形式需丰富多样、解题策略需指导运用、习题材料需精挑细选等。
本次活动帮助教师们对初中英语练习讲评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了练习讲评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改进方向,有助于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练习讲评课,做到目标精准化、形式多样化、策略系统化以及评价多元化,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达到质效双升。
撰稿:青教院附中 王珊
审稿:青浦教院 陈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