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二) 暨小学音乐联片五组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我区华新小学顺利举行 2025-04-03
2025年4月1日下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二)在我区华新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联片五组围绕一年级第二单元春来到/“春之旋律”情景单元展开实践研讨。
活动由联片教研组长上海市毓华学校吴莉丽老师主持。区小学艺术(音乐)学科教研员王美华老师、区兼职教研员博文学校文丁老师、学科中心组及各联片教研组长以及全区各小学一年级任课教师代表、2024届学科新教师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第一环节:春景绘意——单元解析启新程
联片组长华新小学刘晓丽老师向与会的老师做了详细的单元解析。她围绕新课标要求,从单元概述、单元教材分析、单元目标梳理、单元问题链设计、单元评价设计等方面详细展开讲解,帮助老师们厘清一年级新教材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的关键要素与实施路径,尤其是对于针对单元设计文本中每一个模块梳理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与参会的教师们获得了许多启示。
第二环节:春声演绎——课堂实践绽芳华
接着组内三位青年教师围绕情景单元“春之旋律”的三个课时展开教学:
• 第一课时《春之歌》,模拟教学,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陈雷老师执教。陈老师将门德尔松的浪漫主义转化为儿童可感的体验:丝巾在空中划出弧线,打击乐敲击出装饰音,让孩子们也能用身体语言解读钢琴语汇。潺潺溪流的听觉意象在孩子们的即兴伴奏中具象化,审美感知在律动中悄然生长。
• 第二课时《嘀哩嘀哩》(1)现场教学,由华新小学郑静老师执教。郑老师将“春姑娘的魔法口袋”情境贯穿始终,节奏接龙游戏让前十六后八节奏型不再是抽象符号。当孩子们用唱名手势“触摸”音高时,音乐理论知识在游戏化学习中自然内化,难点被情境表演轻松化解。
• 第三课时《嘀哩嘀哩》(2)模拟教学,由思源小学周迅屹老师执教。周老师围绕“春天音乐会”设计小组合作编创环节,让孩子们在乐器伴奏、舞蹈创编中实现创意实践的进阶。当学生用互评表为同伴表现打分时,课堂评价从教师独白转向多主体对话,核心素养在评价体系中生根发芽。
第三环节:春雨润教——思维碰撞促成长
课后的研讨环节,三位执教青年教师围绕自己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给大家进行了分享,同时也提出了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来自区域各个联片教研组的组长和教师代表也随之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给出了后续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区域学科教研同伴互助,智慧共享的教研氛围,大家表示受益良多
第四环节:春日启思——专家引领指方向
活动最后,区学科教研员王美华老师做总结发言:
她对联片组团队教师努力跟随双新实施推进的步伐,呈现出的团结、进取、合作、进步的研修氛围和研修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针对本单元实践中老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回应,如教学资源的设计与运用要体现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模拟教学中除了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需要关注学习过程的真实呈现,以体现教师学法的指导是如何促使学生从“不会”到“会”的真实课堂;情景单元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的思考需要通过单元结构化的设计与思考予以呈现等等。与此同时她还强调,深耕课标内核,聚焦上海特色"趣味唱游"课程理念,关注教学设计结构化、课堂实施情境化、评价体系多元化的实践思考。
“当教育者以春天般蓬勃的创造力投入课堂,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听见自己生长的声音。”活动在王老师的期许中落幕,而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正如春日繁花,将在青浦教育的田野持续绽放。
撰稿:毓华学校 吴莉丽
照片:华新小学音乐教研组
审核:教育学院 王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