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建成后预计导入近4万名科研人才 2021-08-02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7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检查上海市贯彻实施《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的报告。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表示,《决定》一共7条,好用管用。其中2个条文赋予了执委会具体的行政职权,解决了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审批、跨域项目管理等两个在一体化建设中先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控详规审批方面,今年4月,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规划资源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细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划编制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人大有关授权已经落地。在跨域项目管理方面,两省一市政府联合印发了《示范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20年本)》。目前,示范区执委会正在会同两省一市研究形成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运行管理方案和示范区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这也是今年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预计9月份完成。

《决定》实施以来,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聚焦“8+1”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建立了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机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草案并经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即将公示。建立了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了《“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指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跟踪评估制度》等文件,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等生态环境统一标准。形成了一批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一批跨区域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策安排,制定了第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率先实现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跨省域公交线路达到18条。拓展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示范区居民在文化、旅游和公交等方面的同城化体验。

“在去年推出32项制度创新成果基础上,今年以来,经过改革攻坚,示范区又形成了18项制度创新成果。”示范区执委会表示,聚焦四类重点项目,加快示范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建设。在生态环保方面,元荡岸线生态治理及岸线贯通工程(二期)青浦段及吴江段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方面,东航路-康力大道省际断头路贯通工程,不仅使江苏吴江到上海青浦的时间由40分钟缩短为5分钟。科技创新方面,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导入3-4万名科研人才,将在更大范围内对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构建起到引领作用。率先探索开展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首批纳入范围的机构615家,服务资源25000 余项,目前示范区内已有 104 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总金额约为3000万元。公共服务方面,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二期)加快建设,五官科医院、皮肤病医院、中山青浦分院、青浦区中医医院加快入驻平台。扎实推进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中职教育跨省招生进入第二年,招生规模有序扩大。

近期,执委会发布了《示范区重大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一厅三片”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等五大板块、18个主要行动共115个项目。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和开发体制机制方案已通过。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已完成专项规划,周边配套设施用地具备建设法定条件;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已编制形成城市设计中期成果,控规内容已启动前期研究;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已编制形成城市设计中期成果,控规内容已启动前期研究。

示范区执委会表示,去年10 月,国家绿色基金、中国节能、中国中铁等13家单位加入开发者联盟。联盟成员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在空间规划、工程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带动、专家智库等方面持续为示范区导入优质资源,共建示范区创新生态圈。目前,华为研发中心、中新嘉善产业园、嘉善北部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阿里巴巴长三角数据中心、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项目年内即将投建,中国移动5G产业园等正在谋划落地。

“下一阶段将聚焦水乡客厅抓项目。”示范区执委会表示,将高水平编制水乡客厅控详规。会同两区一县倒排节点,敲定水乡客厅今年可开工的项目清单,力争在10月底前实现水乡客厅重点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同时围绕第一批32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落实,形成更多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同时紧扣“8+1”重点领域,围绕今年35项左右预期制度成果清单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力争在两周年之际形成第二批更具创新度、含金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