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员”“外卖小哥”到“翻译官”,多重身份的夏阳战“疫”雷锋 2020-03-06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03-06 10:45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夏阳街道团工委主动跨前一步,以“上下联动”+“内外联动”的“组合式”推进方式,引领社会各界青年积极投身战“疫”一线。从最初织密社区防控网络的“守门员”,到解决居家观察人员生活困难的“外卖小哥”,再到联系辖区外籍人士的“翻译官”,夏阳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不同身份,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社区防控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夏阳街道团工委及时支援对口的东盛社区,设立“青年示范岗”,及时安排团员青年,与居委会、物业人员等并肩作战。从2月1日起,每天7:30-20:00,承担车辆和人员往来的登记和审核工作,有效缓解了社区“守门”压力。
随着返沪人员的增多,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数量激增,他们的生活如何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您需要什么?蔬菜,水果,消毒药水……好的,我都记下来,采购好以后尽快送来”。孙晨頔是夏阳街道界泾港社区的95后青年志愿者,每天他都会反复询问居家观察人员的需求。整个春节,小孙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变身“外卖小哥”,每天都要详细统计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需要的采购清单,然后戴着口罩去菜场、超市,再将各类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准确地配送到每一户的门前。“我能做的,就是用务实有效的行动,为居民做实事,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像小孙这样,在本职岗位上坚持驻守的夏阳青年还有很多,他们是社区里的“逆行者”,也是防“疫”阻击战的先锋者。
除了对内引导团员青年恪尽职守,争当战“疫”的生力军,夏阳街道团工委还对外招募社会各界青年,发挥各自特长,凝聚起更强大的战“疫”中坚力量。周均益是上海师范大学一名在校大学生,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学,他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最近一个月,他每天都坚守岗位,测量体温,核对身份信息。他还发挥计算机特长,帮助居委会制作EXCEL表格,撰写信息。“我很荣幸能用自己的这种方式来回馈回报这个社会,为社区居民做出一份贡献。”夏阳街道团工委书记周菁菁表示,目前夏阳街道已有42名社会招募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计服务时间925个小时。
随着境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3月4日,上海对凡入沪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现在,青年志愿者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扮演一个翻译官的角色,成为外籍人员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做好外籍返沪、返青人员的排摸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