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干净整洁无异味”,华新镇为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出实招 2020-07-13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07-13  14:18:30

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上半年实效综合考评“成绩单”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亮相,华新镇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是全镇31个村居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展现出的集体智慧。

以点带面,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华腾社区居委依托社区暑期班建立小小志愿者队伍,建立并完善“小小垃圾分类宣传员”积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垃圾分类好习惯的同时,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垃圾分类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宣传、劝导等活动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成画笔、本子、橡皮等奖品。“我的爷爷奶奶现在已经可以分清干湿垃圾了,不会再扔错了!”社区小志愿者张同学说。

手把手教,垃圾分类包你学会

徐谢村成立“村民巡查队”,挨家挨户开展垃圾分类指导服务,为村民现场演示垃圾分类,手把手教村民垃圾分类,并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大伯,您家的垃圾分类还没有到位,我来教您怎样分……”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指导,让村民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对如何分类也有了更直观的实践操作。

两网融合,分类回收提高利用率

“把家里不穿的衣物拿到这里投放,不仅清理了衣橱还有收益!”“易拉罐也可以在这里投放,回收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很环保。”为提高回收垃圾的利用率,凌家村结合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设立两网融合点位。该点位设有明显公示牌,提醒村民在此投放玻、金、塑、纸、衣五大类可回收物,且注明回收种类、价格、服务时间、服务及投诉电话等信息,确保点位公开、透明、有序运行。两网融合点位开设至今,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5%。

群众参与,成效共享共治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治有效,嵩山村成立志愿者团队,许多村民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们化身“分拣员”,不怕脏不怕臭,按照标准进行分拣垃圾,早晨七点不到就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中不乏有夫妻档、母子档、祖孙档……村民们的不断加入让垃圾分类工作从原来的“独角戏”变成了“大合唱”。“嵩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家一起努力让家园更加干净,是让我特别自豪的事情。”老党员志愿者张阿姨笑着说道。

公开评比,垃圾分类集体监督

华益村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成立考核小组,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小组每月对村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并予以公示,通过典型示范的带头引领作用,形成户看户、村民小组看村民小组的学习评比效应。成绩倒数的几户“老大难”通过群众监督、现场指导等方式逐个通关。

误时投放,垃圾分类有“情感”

“有些上班族早上6点就要出门,晚上10点才下班,如果错过了垃圾分类时间段怎么办?”春江社区、星尚湾社区等广泛征集民意,探索性地设置“误时投放点”,使垃圾分类工作能够真正实现全覆盖、全天候。“平时我们年轻人要上班,偶尔会错过垃圾投放时间,这下好了,再也不怕没地方丢垃圾了。”投放点还有专人教导如何准确投放垃圾,促使居民自觉养成在家里就做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干净整洁无异味!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华新镇通过创新举措、集思广益,积极协调各方群体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共同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文明“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