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赤脚”行医四十载,她见证了重固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2020-10-15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10-15  11:00:00

40年前

她是一名“赤脚医生”

乡亲的需要在哪里

她的身影就在哪里

1015_100451_597.jpg

40年后的今天

她即将退休

但仍放不下陪伴了几十年的药箱

每天在村里奔走

1015_100549_278.jpg

她就是重固镇还在岗的最后一名“赤脚医生”俞爱英,见证了农村基层医疗40年的变化和重固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新生活。

从青春少女

到鬓发染霜

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

全都奉献给了基层医务工作

1015_100633_507.jpg

最近,记者来到重固镇中新村,见到了正在村民家里为村民看病的俞爱英。

俞爱英回忆,过去,当赤脚医生很辛苦,没有固定的薪金,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和工分,白天还得赤着脚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还要挑灯自学医学知识。由于当时比较贫穷,医疗设备十分简陋,行医药箱里只有几片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有时还会到农民家里去接生。

无论酷暑严寒、白天黑夜,只要村里有人生病,她都是随叫随到,有时给小孩打针,还要千方百计哄小孩,或是给他们讲故事,或是为他们唱歌,有时甚至买上一颗糖送给小孩。更多的时候还会走家串户讲解疾病预防知识,忙起来的时候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安稳觉。

俞爱英先后获得镇三八红旗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交谈间,俞爱英的眼里始终闪烁着执着的光芒,让人感受到一种坚定的力量。那种力量来源于重固乡村振兴给这片土地,给这方百姓带来的巨大实惠,乡村振兴让人对未来更充满了希望。

俞爱英激动地说:“我是1974年7月20号进大队卫生室当赤脚医生的,那个时候,赤脚医生都是背着药箱走田间的,都是随叫随到,夜间还经常有人敲门叫你出诊,那个时候相当辛苦。现在呢,乡村振兴后,设备、硬件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药房、各类设备齐全,我们乡村医生的待遇提高了,老百姓过来看病都比较放心,安全。”

重固的乡村卫生室在这几年不断得到升级改造,工作条件、医疗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俞爱英经历了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名称的转变,也见证了老百姓从看病难到现在出门就能看病、村庄道路风景如画等一系列巨大变化。

村民徐先生表示:“确确实实,我们的村卫生室建设得太好了,放在过去,这是想也不敢想的。还有贴心的家庭医生服务,我们老百姓也是相当受用,乡村振兴确实为吾伲办了许多大好事。”

近年来,重固镇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结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要求,启动农村公办卫生室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村卫生室建设和运行,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把村级卫生室建成农村卫生事业的“桥头堡”,真真切切赢得不少群众的“点赞”。目前,重固镇各村“乡村卫生室”更新换代,比如,改造后的徐姚村卫生室整体布局焕然一新,就诊环境美观舒适,大厅诊疗室、药房、综合治疗室、中医诊室、春风工作室、家医工作室等功能科室规范有序。家庭医生随访包、远程心电设备、电子血压、血糖仪等很多高大上的医疗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集预防、治疗、保健于一体的诊疗模式。

可以说,乡村卫生室的升级改造,是重固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一个缩影。这些乡村卫生室以全新的环境面貌、完善的医疗服务设施展现在老百姓面前,成为家门口的“健康红利”,也扮靓了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