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看这个镇如何深化改革,为基层减负让社会治理更给力 2020-10-26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2020-10-26  14:35:22

农村社区是社会治理服务的基本单元,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组织,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水平不仅关乎基层发展活力,更关系到基层百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从2019年开始,朱家角镇在万隆村和安庄村试点实行村级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建立村综合服务中心等模式,持续深化减负增效工作,推动村委会逐步回归自治服务本位,做实精细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其实村委会很多任务原本都应该由政府承担,但是这些年一直由村委会包揽,事项杂、任务多,村干部深感力不从心,现在不一样了,实实在在为我们减负了。”朱家角镇安庄村党支部书记钟建英对村级综合配套改革深有感触。为厘清村委会自治组织的职能与权责,分割政府行政管理和村委会自治组织“政务”、“村务”边界,实行村级综合配套改革后,经过梳理,从村委会自治组织中剥离出社区治安、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疫情防控、食药安全、农村建设、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市容环卫、人口管理、房屋租赁、文化体育、民政残联、劳动就业、统计调查等15项行政管理事项。

“剥离后,这些行政管理事项全部由新成立的‘村综合服务中心’承担。”朱家角镇创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金建华告诉记者。据介绍,“村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现有村党群服务站、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和镇驻村工作人员等平台资源,采用集中办公、统一管理模式,使原来各自为政、各负其职的各类协管员和其它人员走到同一个工作平台上来,实行分工不分家,相互配合、协调开展村级各项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同时整合镇下沉到村的91项公共事务服务事项,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而且一改不知道找谁、找不到干部的困境,深受村民欢迎。

事情厘清了,思路清晰了,村干部便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基层精细化治理上了。村根据村域内自然村组、路段、河道和企业等实际情况,细分社会治理责任网格,设立若干村民小组区域网格责任片长,片长下设网格管理责任组长,由村民小组长担任,实行网格区域化管理,开展日常巡查、问题发现、制止、报告、协助处置等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万隆村更是把家庭户长吸引到网格管理中,实现“三长”融合,在三大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中各司其职,使工作触角“360度”无死角向每一个村民家庭延伸,让村民自治实实在在地扎根基层,触及百姓。就像很多村民说的,过去总听到村干部说很忙,但到底忙些啥谁也不清楚。现在看到他们天天为服务村民和项目工程忙着,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深化村级综合配套改革之后,村里还聘请了老党员、村民定期巡查,对责任片长和责任组长兜底社会治理成效进行考评,作为绩效考核一部分。也就是说,片长、组长拿多少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还要进行评议,改变了村干部做得好不好、待遇都一样的情况。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朱家角镇已经将这一模式拓展至9个村,明年将实现全镇28个行政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