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传承“金溪”文脉,古籍版本学家杨震方文献展开展 2024-03-01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0301_111709_682.jpeg

金溪地杰,代有鸿生。天(229日)上午,青浦区图书馆与青浦区博物馆携手举行金溪文儒——古籍版本学家杨震方先生文献展暨《金溪集》首发仪式,以更好地传承青浦文化先勋精神、传播优秀的青浦乡邦文化。

金泽地区古称金溪,是地杰人灵的江南水乡,也是已故现代著名古籍版本学家、书法家杨震方的故乡。杨震方(1922—2004年)曾任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翻译,《青浦县志》 特约审稿,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料组组长、副研究馆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他精于碑帖书法和古籍版本研究,直到晚年依然对学术钻研不辍,在各类专业期刊先后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自集而成《金溪集》。此次青浦区博物馆和青浦区图书馆联合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杨震方遗作,使《金溪集》得以与读者正式相见。

杨先生在古籍和版本研究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素养,他对目录学的理解也十分深入。不仅如此,他在某些方面的思想更是具有前瞻性,例如他提出的建立出版系统的图书检索系统,这一想法无疑为相关领域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杨先生对地方文献的关注也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上海过去的藏书家的情况以及上海地区禁毁书的情况都有深入的研究,展现出了他对地方文化的深厚热爱和尊重。《金溪集》资料整理者之一邹辉杰如是说。

0301_111724_539.jpeg

杨震方精通文献版本及目录学。他在长期从事古籍文献工作中,撰写了诸多古籍版本、藏书家、古籍出版史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包括《碑帖叙录》、《中国出版简史》(古代部分)、《古籍版本常识》、《中国书法大辞典》(合著)等书籍。其中,《碑帖叙录》收录了秦汉至明清约1400种碑帖,是1949年后第一部研究碑帖的专著,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至今仍嘉惠艺林。杨震方嗜书如命,藏书万册,且多古籍碑帖。此次展览展出了他参与执笔编写的著作、收藏的书籍、碑帖拓印、书法作品等近70件,集中展示杨震方在碑帖研究、版本目录、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学术成就。

杨震方终生练字不辍,在书法上也颇具造诣,曾先后成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仪式上,杨震方家属还向青浦区图书馆捐赠了部分杨震方的书法作品作为馆藏。
杨震方生平年表:

192239日,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金泽镇。

1928年至1932年,于青浦县金泽小学读幼稚园至小学四年级。 

1933年至1936年,于上海市立巽与小学读三年级至六年级。

1936年至1937年,转入上海市立敬业小学读六年级。

1938年至1939年,考入上海私立麦伦中学读初中二年级。

1939年,转入上海大经中学读初中三年级。

1940年至1941年,于江苏省立苏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

1942年,于私立常州中学读高三上学期、复旦实验中学读高三下学期。

1943年至1944年,于上海大学读一年级(同年于上海大学农学院读日语一年),后肄业。

19443月,入上海市粮食局当办事员;7月,在上海弘毅中学(今上海市清华中学)当国文教员。

1944年,与金泽孙剑民女士成婚,婚后育有四个子女(长子杨光义、次子杨光裕、女杨光丽、三子杨光雄)。

19457月,因书法优秀考取聚兴诚银行办事员。

1947年至195810月,入职中华学艺社。

195810月,入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资料组。

1970年,劳动下放至上海金属制品厂(上海铝材三厂)。

1973年至1975年,进入金山石化总厂翻译组翻译日文资料。

1975年至1977年,回到上海市金属制品厂劳动。

1977年至1978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古籍组工作。

19783月,被任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料室组长。

19822月,专著《碑帖叙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8月,退休。

19871月,合著的《中国书法大辞典》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5月,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79月,经青浦县人民政府批示被青浦县方志办公室聘为《青浦县志》特约审稿人。

1980年代后期,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199111月,负责编著的《中国出版简史》(古代部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1992年,由上海市政府颁发聘书,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65月,与水赉佑共同编著的《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19月,主笔并任副主编的《上海旧政权建置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476日,因病去世,享年82岁。